《朝华之一: 乡愁是一张无形的网》

人生只有一次,奔流到海不复还。人生的酿造超越了人生。雁过留声,才感觉没有白活。有积淀,来灵感,准备好心情与清茶。从容流淌的不是文思,而是生活,伴着哀怨喜乐,汗水与泪血。

世界上的事情,多数都是循规蹈矩的常规。人一辈子也大多如此。不过,老帮菜回头看自己的足迹,常规的部分容易忽视,传奇的部分就凸现出来。凡传奇,就不可信。可是能够有启示的,往往是传奇,而不是常规。《朝华午拾》就是传奇。有些事情,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比如,8年内从政府拿到1000万,从投资人拿到1100万的成就,极罕见吧。可它发生了,就在我身上。

再如,老哥九岁当司令造反的事情,我是记得的,可是在《红小兵》初稿中,我一算岁数,觉得不可能,就含糊地写“我哥哥是我们二年级的代表,革命组织发起人之一”。后来跟老爸老哥核实,确实是司令,后面有个四年级的军师辅佐。根据老爸的记述,我家1965年下乡,因为乡下没有幼儿园,我从幼儿园中班,直接插班进入小学一年级,跟我哥哥同班。上了两个月,居然跟班升学到二年级(本来打算留在一年级,可老师说我能跟上)。66年我们在二年级,其间有停学闹革命,匕首小分队就是在停学时期成立的。造反应该在66年,因为67年我家就离开那个小镇回县城了。

朝华之一:流浪远方

写就“流浪”二字,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三毛流浪记》来。张乐平后无漫画,大师千古。

立委小传

人生苦短,掐首去尾,不过三五十载,可分三段:立业阶段(而立之年),成熟阶段(不惑之年)和下滑阶段(天命之年),反映在称呼上,叫小李、大李和老李。可怜,立委却从小李一跃到老李,没有机会品尝壮年人生的豪情,心尝有戚戚焉。
    自幼儿园至小学连跳两级,立委在班上始终最幼。更加荒年生人,孱弱矮小,体育课常告病假,或遭遣送回,始终是个小可怜儿。所幸中学伊始,正值“修正主义回潮”,先帝启用邓公收拾文革残局,邓公责成教育总管周荣鑫整顿教育,校风日新。乘此东风,立委崭露头角,以学习委员兼数学科代表之身,受班主任委派,每日早自习登台主讲,演示解题思路,俨然助教。然好景不长,四人帮进谗言算计邓公,文革派重居上风。学校大乱,文化课退居后台,大批判遂成主课,兼以学工学农学军。立委不能以文化课呈威,然风头不减反盛,盖因立委最长批判文字,历经批林、批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直至批四人帮。大会小会,凡立委发言,必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佐以诙谐幽默,风靡校园,称颂于一时。有言,立委颇具鲁迅遗风,入木三分,且能推陈出新,妙语连珠。露天千人大会,常嘈杂狼藉,然立委登台,全场必静肃,洗耳恭听之,听至妙处,笑声一片。立委由此炼得糊涂胆大,从不怯场,终身受益。

及至大学77级,文革后首届,立委仍居尾,同学长一到十多岁不等。同学之间皆直呼其名,唯同桌七仙女戏称 “小立委”,不为亲热,却为避嫌,以示划清界限。同桌四载,授受不亲。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七女天生聪颖,以长立委一岁为由,呼 “小立委”,就此来往,当可名正言顺也。

由七女开此恶例,随后多年,“小”字即不离身。中学教书,人称小李老师(22岁)。上研究生,小李出入机房,蓬头垢面,且口中念念有词,言“世界之语”(Esperanto),终成笑谈(23-26岁)。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1987) 

及至社科院毕业留所,立委事迹亦有流传,多为一见钟情,闪电结婚,不修边幅,撞南墙而道歉之逸事。 

立委在中关村公司指导机器翻译系统的开发(1988) 

立委如此这般在研究所及中关村公司一扎五年(26-31岁),练就一身绝技,与老中医相若。专事疗治电脑,驯其语言功能。其间,出国热持续升温,由上海蔓延北京。街头巷尾,言必议美日英澳。立委及其贴身领导却浑浑噩噩,卿卿我我,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直至身边同学悉数走尽,小李幡然醒悟。痛下决心,考季阿姨,赶末班车。其时,适逢包玉刚基金会遴选才俊,滥竽充数,小李竟被选中,送至成都科大出国培训中心修行半年。

岂料此去竟成小李老李的分水岭。来培训的诸位才子才女均为各地选上来的各行好手,共分两拨:一年的访问学者大多年长,而拿三年博士奖金的多为年轻新秀,立委在后一拨里遂成老大。每有考试,立委必中头彩,引来才子才女,大事小事,纷纷登门请教,“老李”之声不绝于耳。立委名噪一时,响应者众。 

成都科大出国培训中心的才子才女们(1990) 

小李摇身变老李,备受尊崇。立委外语本科,本应免试英语。官家不问青红,悉数押解天府之国,集中喂养。不止英文鸟语,更有政策轮训。众兄弟姐妹兢兢业业,争先恐后,唯立委悠哉游哉,终日沉迷天府美食,流连于茶肆酒吧,众兄弟钦羡有加。

成都一站始称老李,立委心内实不以为然也。其时立委事业发达,如日中天,业内行外,交游甚广。出入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导师为本行泰斗,立委乃导师仅有的关门弟子(其他弟子皆叛国投美去也),“青年”才俊,明日之星,业内同侪为之侧目。去国前夕,全国电脑翻译界在香山招待所年度聚会,点睛之笔为导师与本行另一大牛的席间对谈,人称“刘董对话录”,其间立委频频亮相,为导师提供实例,讲解细节。影响所及,与会众学妹(多为刚入门的外地在读研究生)纷纷上门请教立委,无奈立委远走高飞心切,痛失辅导上进学妹之良机。

去国经年,由英而加,由加转美。颠沛流离,不知所止,壮年人生,如水流逝。及至水牛城八年抗战(37-45岁),立委青春不再,壮年已过,“老李”名至实归。然立委壮心不已,励精图治,双线出击,称雄一方。

立委在水牛城办公室(2000)

回首往事,不胜唏嘘。立委一生,由青年而壮年,正值创造力最盛,精力充沛流溢之时,天时地利人和,却为漫长的留学生涯拦腰截断,一切归零。及至创业八载,归国省亲,杯觥交錯,在某宾馆餐厅与亲友相聚甚欢。席间小憩,踱步凉台,享清凉之气,赏京华夜色。偶遇一妙龄女士,携一幼童,见立委两鬓染霜,嘱曰:“叫爷爷”。立委血压骤升,如雷轰顶,满腹酒意,化为凉液,由脊背滑落。

记于2010年元月九日

浪迹天涯

在属于我个人的语义词典和知识图谱里,“流浪”是一个很大的节点,它的上位是漂流和波浪。流浪的下位谓词枝繁叶盛,包括:插队,洋插队,跳龙门,再跳龙门,北漂,下海,西漂,南下,再南下。这也正是我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在这些语词概念的背后蕴含几多激动几多辛苦,也许只有可视化图谱知道。

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多起伏的漂流生活伴随着我的一生。1976年高中毕业即赶上了文革最后一届上山下乡,插队皖南山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是我一生流浪生活的起点。这个起点回想起来并不坏,16岁的孩子当时能感到的是自豪多于悲凉。1977 年底赶上了文革10年后第一届大学生招考,居然跳了龙门,成为史上著名的77级生(其实是78年2月入学)。大学毕业后任教一年,再跳龙门考研成功,北上京城。这是一次欣快的北漂,当年的兴奋喜悦堪比范进中举。那是19 83 年,有幸师从中国NLP的开山鼻祖刘涌泉刘倬老师,主攻机器翻译硕士,这才入行。研究生毕业后四五年间,中关村兼职下海。虽然可算头几拨下海人士,因是兼职,并无其他下海人的风险。其时洋插队之风正甚,终于没有顶住潮流,赶了末班车来到大英帝国。90年代初正值大英没落,乱态丛生,路多野狗,抢劫之风甚行。危邦不居,因辗转由欧西漂,来到一代移民的“麦加”,满是鲜花与牛奶的枫叶之国加拿大。攻博添女,换身份,找工作,不亦忙乎。加国虽美,工作市场却不大。于是南下,竟一头撞上了美国网络大跃进。美利坚果然是流浪者的天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开启创业之路。轰轰烈烈的创业宏图随着泡沫的破灭渐趋平淡,遂复南下,终于踏入IT民工的圣地不能自拔,人称硅谷。

我的生涯与 NLP 在工业界逐渐渗透的节奏是基本上一致的。整个一个主题就是,流浪,流浪,还在流浪。但无论流浪何方,技术创业之心不变。在我流浪的词典里,冥冥中似有所缺。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不时在耳边萦回,“田园将芜胡不归”。叶落归根,初创再搏,或为流浪的真正归宿。

记于2013年三月23日 

乡愁是一张无形的网

2005年底,因为讨论离开水牛城搬家的事,九岁的女儿甜甜非常伤感。我宽慰她说:“你知道么?美国报纸排名最受欢迎的居住城市,水牛城是倒数的十个城市之一呀(最受欢迎的十大城市包括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华盛顿和圣地亚哥等),哪里不比水牛城强呀?” 确实,水牛城冬季漫长,人称“雪都”,极易受风寒侵袭。水质低劣,病毒流行。更主要的是,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发展落后,人口逐年下降,年轻人一有机会大多“南下”寻求发展。可是,甜甜不以为然,流着眼泪说:”Who cares about this stupid rating. I have been living here for eight years and all my friends are here. Plus, I like snow. ”

甜甜自记事起,就住在这里,水牛城自然是她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唯一故乡。记得她五岁那年第一次带她回北京探亲,第一天晚上住在姥姥家,一切对她是那么陌生,没有她已经习惯的美国卡通电视,她满脸委屈地吵着闹着要回家--当然是回水牛城的家。我告诉她这就是家呀,是妈妈的家,她怎么也无法认同。

为了列举水牛城的好处,甜甜根据她有限的知识,自己独创了一种平衡理论:水牛城有著名的湖区效应,所以多雪,而地球正面临可怕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她自作聪明地说,”You see, the two effects balance each other. Nowhere else can balance the global warming as effectively as in Buffalo!”。她还能举出一千条水牛城优越的理由:”You got to admit, Buffalo is not bad. We have no earthquake like in San Francisco. No hurricane like in Florida. Our Christmas is always white.”

水牛城确实有很多公认的好处,最著名的是拥有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的尼亚拉加大瀑布。水牛城周围原始生态保护很好:郊外从大瀑布开始,沿尼亚拉加河车行,宛如驶进仙境画廊,州立公园一个接一个,参天古树,连绵草地。不过,这里除大瀑布外,空旷的公园即便周末亦无人问津,让人真觉得可惜了这些资源。水牛城市中心虽然日渐衰落杂乱,人们聚居的郊区乡镇却有如童话世界,民风淳朴,整洁安全,环境优美如花园。水牛城房市全美最便宜,当年十万美元出头就可以买到前庭后院的 house(国内叫“别墅”),绝对价格低于国内沿海城市!二十万就是豪华大屋,宽敞奢侈得让人发愁,这个价钱在纽约、旧金山不够买一个房角。生活便宜也方便,有一流的公立学校,课外教育(学琴,学球等)的学费只是沿海城市的一半价钱。更不用说,还有温暖的华人社区和热闹的周末中文学校。

对于很多年轻人,去国和留守是一对纠缠不清的矛盾:《围城》内外,城内的人看外面的精彩世界,哪怕城里舒适顺遂,也终觉没有亲历外部生活的遗憾;远游的人历尽艰辛终于明白,乡愁无法用物质来填补。我当年就是这样心情。研究生毕业一扎就是五年,工作生活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可看见身边的同学朋友一批批出国,心里觉得空落落的。终于赶上末班车,然而,异乡的天空却如此陌生,小时候夏夜乘凉所识的星空,连同当年的童话和遐想,从此再也无法拼接完整。

想起初到英国的情形:尽管已经三十出头,尽管有很多同学一起来到曼城,尽管此前早已经历过离开家乡在京城的多年飘荡,但远离故国仍然伴随着难以名状的痛苦:好像一棵连根拔掉的小草,任由风吹雨打,内心充满着深不见底的空荡和恍惚。学期伊始,学生会楼前各种学生自发的俱乐部正招兵买马,熙熙攘攘,一片欢声笑语,我却似乎处在另一个时空,与现实错置,不能理解身边的喧嚣,也无法排解莫名的惆怅。

继而是十年的隔绝:除了《华夏文摘》的陪伴,以及偶然逢年过节给家人电话贺卡问候以外,完全失去了和祖国的交流。殊不知,这正是中国翻天覆地的十年。直到2001年第一次回国探亲,才猛然发现又一次时空错置。站在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可救药地感觉到,这个世界已然与我无关。这就是曾经留给我那么多温馨回忆的城市么?我梦牵魂萦的北京,如今形如陌路!在我引为自豪的故都,我不能理解身边的喧嚣,也无法排解莫名的惆怅。

只有我的童年故乡,在我的脑海永远鲜活,永不退色。三十年时光把皖南家乡化成了浓浓的油彩:金黄、火红。那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和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走过无数城市乡镇,看到过许多摄人心魄的美景,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温哥华的海湾和森林,美国国家公园的红叶和水牛城的尼亚拉加大瀑布,一路寻觅,可就是见不到家乡那样的油菜花和映山红。直到回国省亲,正赶上油菜花开的季节,才重温了田野的片片金黄,嗅到了家乡的土地芬芳。我把这片片金黄摄入录象镜头,收藏起来,生怕它再次丢失。

思乡与爱情一样,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从齐豫的《橄榄树》到费翔的《故乡的云》,从马思聪的《思乡曲》到美国民歌《离家500里》。夜阑人静,异国他乡,轻柔舒缓的民歌象涓涓流水,浸润着我的心,那是 Kinston Trio 演唱的《离家500里》,全天下游子共同的怅惘。

乡愁是一张无形的网,流浪的路何处是尽头?

记于2005年十月六日,水牛城

 

《朝华午拾》电子版目录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