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
李应繁诗词选
(李应繁为名杰堂叔)
立委按: 这是我的远房叔爷李应繁的诗词选集。与我爷爷三兄弟留守家乡从事乡村教育不同,李应繁年少时闯荡江湖,凭着过人才气,解放前也曾供职上层(曾任顧祝同抗日時期的秘书),有很多传奇故事。他是我见到的一个少有的乐观豁达的年迈智者。他尽管年衰背驼,但精神矍铄,态度谦和,手住拐杖,背负行囊,来去无踪,很有高僧仙道的风采。他出口成章,无处不诗,令我心折。26年前我在繁中教书的时候,从二伯(李名实)处借来他的诗歌,手抄一大本留存。老爸从故去的二伯(李名实)的收藏中找到了四大本《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自从我植字整理扫描家传孤本《李老夫子遗墨》以来,我似乎自然成为李家文化薪火的一个传承人。孤本交由我保管,使我得以一睹工工整整的善本,何其幸也。我二伯生前与李应繁来往密切,推心置腹,才有应繁的叔伯把自己的手稿真迹存留我二伯(他的世侄儿)处的安排。也才有我今天的继承、保管和推介。文章千古事,可是过去很多有价值的文字失传了。如今,托现代科技之福,数字化永久保存已非难事,现扫描上网,以为纪念。我"小学"功底欠缺,自感担子不轻,当兢兢业业,勤以补拙,不负前辈。今择其代表作,汇编入册,与亲友分享。 《李应繁诗词》是他晚年生活的记录,走的是白居易的道路,差不多老妪能解,有些干脆就是顺口溜,风趣俏皮。不经意间见功力,这是叔爷风云一辈子以后返璞归真的自由挥洒。
原序
李应繁翁,少即善文,工余事暇,每多吟咏,惜早期作品,多已亡佚,今不可得矣。翁虽耄耋高年,于撰写文史,寄兴垄田之暇,犹辛勤笔耕。读其作,深为翁之诤、之识、之才、之情所折服。近年翁目疾,双眼失明,犹不废吟咏,由他人笔录成篇,为数亦以百计。翁之坚强意志和不为困难所阻之精神,令人感动而钦佩不已矣。翁之诗词,古朴典雅,然不失时代风貌。每作格律严谨且博学,多用典,每用必得体。其田园诗,生动而富生活情趣。其酬答唱和之作,更具真情实感。壬申仲春,翁来书嘱余,余不揣浅陋,恭书数语,以咨高明。是为序。
后学郭珍仁记
自题卷首
七绝二首
一
诗文选集不沉浮,是我精神百尺楼。地冻天寒闲自唱,黄昏时节已风流。
二
黄昏集里颂黄昏,晚兴诗中唱晚晴。莫道斯人常寂寞,数千里外有知音。
1992年1月李应繁自题于双岭村
调寄《忆江南》
诗歌咏,背景是农村,两户经营都富裕,三中政策尽英明,谱写万家春。
诗歌咏,四载记残痕,问舍求田无可采,高山流水有知音,欲借运风斤。
1984年12月应凡书于石冲
随感
迩来思想总偏差,力不从心只听他。避暑有荫多种树,闻香无益少栽花。
偷闲每想走姑处,爱吃常思到女家。好读养成孤僻性,怕听絮语话桑麻。
又
两间破屋望天晴,四壁萧条仅一身。茶饭三餐粗够饱,鹑衣百结但求温。
瓮中有米已知足,架上无书不算贫。早出晚归形共影,守门付与铁将军。
忆上海友人
五十年前我负卿,别来犹自忆莺莺。今生万一能相见,百喙难辞薄幸名。
忆美人兮天一方,小姑居处仍无郎。身无彩凤双飞翼,望断云山曲断肠。
两丧妻兮两丧郎,秋宵只为两人长。天南地北悲同命,不识何时能晤谈。
饱经忧患我与君,老去天涯犹一身。往日若知今日事,不该设计作空城。
人生如梦已华颠,肠断肖娘一笑缘。遥祝寓居海上客,精神愉快度晚年。
访友
风轻云淡日迟迟,特到钱冲访旧知。未及交谈先一笑,此行寻友并寻诗。
钱冲看过钱兴林,同到河西访立勤。三个老人同样老,算来还是我年轻。
二人笑谈到河西,树满山村水满堤。四十多年未见面,今朝把晤尚依稀。
伤春
莺飞草长柳吹绵,老去伤春亦自怜。无力为农偏有事,有心殆学却无缘。
青春断送黄尘里,白发惊看明镜前。何事东邻一恶妇,虾蚂日日咒青天。
拔秧
抢栽早稻十分忙,半夜起来喊拔秧。料得城中非农户,此时尚在梦黄粱。
两足水中冷木麻,归来小女急呼妈。今朝钵里火生未,先要烤温再饭茶。
再度苦雨
连日雨多又大风,阴云密布夏高空。田间二麦青难老,阡上一禾绿未浓。
天眼不开千户怨,人心思治万方同。马衰伏枥无奢望,但愿年年得岁丰。
双星赋 七律
一水盈盈恨未消,隔堤遥望翼徒劳。为通心曲凭鱼素,欲度银河仗鹊桥。
会少离多口感慨,情深爱重总萧条。人间更有常离别,毕竟天孙胜吾曹。
又
何事苍天不见忾,竟叫牛女长分钿。从无一度双宵会,枉有三生万古缘。
心似流梭何日定,书常口角为情牵。诚知离别寻常有,岂料双星万万年。
【注释】李密隋人,少好读书,尝乘一黄牛,以汉书一册挂牛角,一手持鞭,一手翻阅。
又
秋宵一刻值千金,泪眼相看诉苦情。好事多磨仅鹊渡,良缘不久又鸡鸣。
骊歌一唱浑如醉,别曲三声总断魂。劳动人民耕共织,不知何故受天惩。
又
南浦送君意黯然,匆匆一别便经年。银河无渡诚难聚,金屋有居不易园。
岂料双星也薄命,何期七夕负良缘。人间与此同长恨,不独天孙在怨天。
喜明江戒烟
精卫能填海,愚公可移山。些须小嗜好,戒绝自无妨。
铲去销金窟,添来满谷仓。家康是小事,主要是身康。
勉诸孙
你们都聪明,我老也欢欣,聪明要肯用,不用等于零。
从前有永仲,智慧出人群,只因不学习,还是平常人。
学习要认真,时间要抓紧,分秒不浪费,久久自能成。
前辈华罗庚,后人陈景润,都因能苦练,数学享盛名。
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学习再学习,自会有前程。
遣兴
近来潇洒走天涯,处处亲朋处处家。有意做诗诗不好,无心得句句偏佳。
借书寻友因难买,购纸少钱不易赊。还是诸孙都解事,要书要笔问爸爸。
又
无病无灾眼自花,一年更比一年差。始知衰老非关命,自许聪明总是夸。
船到码头车到站,瓜离蔓上树离花。归真反璞知何日,且看诗书不管他。
又
光阴被我尽蹉跎,朽木难雕唤奈何。无限好书看不尽,有些笑话听偏多。
赛鸡斗狗口陈迹,验马骑驴逐逝波。莫谓老来无乐事,今宵还要梦南柯。
又
青梅竹马已龙钟,往事哪堪回忆中。缁素不分笑打狗,心肝呕尽悔屠龙。
烂柯去后人犹在,剑匣鸣来意已空。且向诗书寻乐事,茅檐日日伴西风。
《晚兴集》卷七:诗歌
名实贤侄留念
1、辟园种蔬 七绝一首
新辟荒坡地数弓,满园豆架与瓜棚。傍圹近水勤耕种,日日盘飧食不空。
2、1982年三月过鸟金岭七绝三首
五十年前越此山,一骑白马两支枪。而今扶杖佝偻过,回忆当年似黄粱。
登山无力时时休,石级如梯似上楼,一路幽篁笑我老,风吹相对尽摇头。
穿岭越壑步行难,荆棘丛生路两旁。回首高山欣已过,前途不再是羊肠。
3、与俞定涵医师相见
家学渊源仰令尊,名医又见长桑君,活人广具岐黄术,济世早知佗鹊名 。
一夕青灯欣聚首,七旬白首喜谈心,相逢虽晚何愁晚,从此天涯若比邻 。
注: 1 俞医生之父俞炳麟,为我县清末文学家 。 2 长桑君,古良医,扁鹊少时,为人舍长。长桑君过其舍,扁鹊优待它,长桑君乃以怀中药与扁鹊,并以禁方尽予之,扁鹊饮药三十日,能见垣外人物,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以诊脉为名。 3 岐黄:医家之祖,即岐伯与黄帝 。 4 佗鹊:即华佗与扁鹊 。 5 王勃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相关】
科学网—《李应繁诗词》真迹孤本上网
科学网—李应繁诗文选 (油印本):植字
应凡诗词手抄本植字(电子版陆续校订中)
数字化是抢救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李家大院》电子版
《李家大院》1: 封面、代序1
《李家大院》2: 家谱
《李家大院》3: 代序2
《李家大院》4: 上册目录
《李家大院》5: 我的外科生涯
《李家大院》6: 业务自传和工作报告
附:【立委父母医学论文目录】
《李家大院》7: 我的外科生涯—-院外集锦
《李家大院》8: 晚霞在燃烧
《李家大院》9: 风雨几春秋
《李家大院》10: 扬缜 - 我的父亲及家族
《李家大院》11: 风雨几春秋续篇一
《李家大院》12: 风雨几春秋续篇二
《李家大院》13: 名勤诗词选
《李家大院》14: 我与127医院
《李家大院》15: 生死历险记
《李家大院》16: 又是栀子花开时
《李家大院》17: 又是一次高考来临
《李家大院》18: 甜 - 坦尼亚的精彩人生
《李家大院》19: 近年聚会讲话
《李家大院》20: 李门家风
《李家大院》21: 应繁诗词选
《李家大院》22: 耀桂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