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生活的中小学时代正赶上文革十年,文艺凋零成重灾区,电影自不例外。
十年间电影发展可划为二个阶段,前七年为一个阶段,后三年为一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国内未拍摄过一部故事片,电影院主要放映歌颂祖国大好形势和领袖会议及外事活动的系列新闻片《新闻简报》,这是当年电影院主打产品,虽是新闻片,但毫无时效性,应该归类于宣传片才对。该类片一般五分钱一张票,几集一放,大约四五十分钟,电影院有近一半时间放映该类影片,形成文革影坛一大特色。有时也在其他影片放映前加映此片。
此外在这段时间开始放映了记录型的八个样板戏实况的舞台剧,(几年后重拍在摄影上又作了些改进)即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又加了《龙江颂》、《杜鹃山》、《磐石湾》及舞剧《沂蒙颂》等。国内故事片则放映文革前拍的,经过千挑万选审查出的几部革命战争片,如《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奇袭》、《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铁道卫士》、《打击侵略者》、《鸡毛信》。头几年放映的故事片中还有我们当时唯一盟友,被称为欧洲唯一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拍摄的故事片,如《海岸风雷》、《看不见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创伤》、《宁死不屈》、《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等,这些影片当年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没娱乐,没电视,没夜生活,只能反复看这几部故事片,总感觉胜过纪录片和舞台剧哟。至今还记得:“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和“墨索里尼总是有理”这几句台词。
印象最深是看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这一部电影。虽然当年一部故事片的票价仅为一角钱,但对我们小学生来说,仍是一笔很大开销,我的同学们经常做假票或翻围墙混进电影院,把自己的空余时间都泡在电影院里,不知疲倦地看那台词几乎都全能背出来的几部革命电影。但我从不敢做假票,更不敢翻墙头去看电影,怕被大人抓到,丢革命红小兵的脸。一次电影院又在放《海岸风雷》这部片子,我与几个同学正好走在电影院后墙边,同学们提议大家一起去看电影,并不由分说一个个翻过墙头,溜进电影院里,丢下孤独独的我一人站在围墙外,很是寂寞,十分害怕,不知所措。看着同学们无声无息地跑进了影院,经过激烈思想斗争,我鼓起最大勇气,十几分钟后终于决定追随同学们翻过这座围墙。当我脚刚从墙头翻越落地时,一只大手搭上我的肩上,我被影院工作人员逮个现行。心里怕什么就来什么,同学们经常翻墙从未捉到过,而我第一次,且犹豫许久,在一方面向往冒险,一方面害怕孤身一人状况下,涉险试上一次,结果怕鬼偏遇鬼,我不由得大哭起来。委屈、丢面子和失败感让我彻底发泄,止不住地号啕大哭起来。
弄得影院工作人员反而紧张起来,说又没打你骂你,甚至都没教育你指责你,你这么痛哭干啥呢?他们反过来使劲哄我,但没甚成效,没办法他们立即把我送出电影院大门,让我赶紧回家,也没采取任何惩罚措施,算是没有让学校知道,不然会丢死人的。经历了这唯一一次为看电影而冒险折腾失败事件后,一个意外成果,那就是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及《海岸风雷》这部片子让我铭记在心,永世也不会忘了。
接着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被允许放映,尤其是《列宁在一九一八》片有一段芭蕾舞《天鹅湖》片段,让大家如痴如醉,那超短的白裙,白皙的大腿,肉香的身躯、优美的音乐和漂亮的舞姿都让文化荒漠中的我们百看不厌,后来大家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这个片段。似色非色,朦胧而又虚幻,任凭自己思绪驰骋在遐想的空间中,增添了一点人性与浪漫的情怀,触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人欲和人文的本能,这就是这部歪曲历史还算有趣的影片给我们的最大贡献。
外国片中后来以朝鲜影片最多,如《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摘苹果的时候》,但最为轰动的是《卖花姑娘》这部影片,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这是文革中第一部宽银幕彩色影片,只能在城市里才看到。为了看这部电影,很多县镇居民坐车进城一睹为快,当时盛传进去人总须带几个手帕,说剧情太悲惨太感人了,没有几个手帕揩不干眼中的泪水。这才有后来所谓:中国电影新闻简报,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苏联电影总是那一套,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日本电影"山本""武士道",这一当年流行的顺口溜。至于罗马尼亚电影,公映是在文革后期,最让人心跳的是《多瑙河之波》。这个电影里的拥抱、接吻镜头很多,对话也大胆,在那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被少男少女们公认为是一个精品电影。冲破了某些禁忌,打开了人们久封的人性的窗子,受到青年人极大欢迎。至于越南电影不太多,影响也不深。日本影片是供批判用,据说有如《山本五十六》、《虎,虎,虎》、《啊,海军》、《冲绳之战》等,但我等小辈当时均未看到过。
文革中电影界最激动人心的大事发生在一九七四年春节,长达近七年没出现的新故事片终于隆重出场了。一共四部,是七三年摄制的,全部是彩色影片。它们是《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火红的年代》。影片虽然充满说教和政治宣传,但仍让全国人民欣喜若狂,电影院人山人海,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其中《青松岭》印象最深,李仁堂的表演也很出色,这部描写农村走社走资的影片,生活气息相对浓厚点,比《艳阳天》更贴近现实点。《火红的年代》是一部工业题材电影,有阶级敌人,反动权威和走资派,当然也有工人阶级英雄人物,他们在阶级斗争中完成特种钢的研制生产,是典型的三突出文革式作品。
文革中最“左”的出奇的电影且也是最有看头的电影就是七五年拍摄的《春苗》和《决裂》。《春苗》是描写赤脚医生的生活,但美女帅哥十分养眼,李秀明和达式常成少男少女们的梦中情人。《决裂》是写江西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一句是:这手上老茧就是资格,是指入大学的资格。另一句是:马尾巴的功能,这是资产阶级教授上课的题目。这两部电影主题歌都十分上口好听。左倾电影登峰造极是后来被称为阴谋电影的《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等。其中《反击》是当作批判电影在七七年小范围放映,这些电影紧跟当时形势,反映当时党内高层激烈的斗争,主题是革命派与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也就是邓小平及其代理人的斗争并取得彻底胜利的故事。高亢、激昂、歇斯底里,是这类影片最大特色。文革中闹得最热闹,也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故事片《创业》、《海霞》。这两部影片都弄到毛泽东那里,才最终得以公映。这是邓小平与四人帮矛盾最公开的表现,最终毛主席走平衡权术,支邓压江让影片全国公映。《创业》是写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的故事,《海霞》描写海岛女民兵故事。其实影片仍然左的可爱,留下那个年代很深的印迹。那个年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闪闪的红星》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难忘的战斗》,被认为是最佳影片。《闪闪的红星》描述一个红军后代在长征后留守江西的革命事迹。小孩演的不错,但不可思议是这个革命儿童在他妈妈被坏蛋烧死时仍很镇定,并阻止群众冲动盲目复仇心理,让我当时就无法接受,也太革命化大人化了。影片的结尾是那个未成年儿童终于用柴刀把那个坏蛋给劈死了,也让我内心难以接受。《闪闪的红星》里的主题曲《闪闪的红星》和《红星照我去战斗》很好听。《难忘的战斗》是根据文革前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改编的。电影描写的是我军征粮队,与土匪和暗藏的特务进行战斗的故事。当年看这部电影时,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情节,解放军主角英雄关键时刻一枪打断阻拦运粮船的绳子。还有就是粮站账房先生(特务)偷偷砸死了解放军战士赵冬生,但没有被人发现,隐藏了下来。设置这个情节是为了埋下伏笔,表示建国后依然有反革命分子隐藏下来,阶级斗争依然存在,所以要时刻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整个影片结构紧情节险,有一定观赏性。
文革中可看的动画片,最有名有两部,一部名叫《半夜鸡叫》,一部叫《草原英雄小姐妹》。《半夜鸡叫》是根据部队知名文盲作家高玉宝的自传小说《高玉宝》的部分内容改编的。是描写农村雇农与贪婪、黑心的地主斗争的故事。但故事经不起推敲,明显是作者编造的,是为当时政治服务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是根据内蒙古一对蒙族小姐妹大雪中保护集体财产羊群的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有明显政治说教痕迹。其实文革中我印象最深的动画片不是这两部影片,而是一部反特儿童动画片,它名叫《带响的弓箭》。因为我看过同名小说,听说要把它拍成动画片,我很激动,为此在私下自己为这部动画片设计了开头,并自认为构思很奇妙,很是自得。但看到这部影片时,让我大失所望,开头太平淡了,让我闷闷不乐。但却因此,对这部影片一辈子也难以忘掉了。当年我给该片设计的开头是,男主角,一个可爱男孩,爬上树顶,拿起弓箭,点上绑在箭上的炮竹,望在掉在陷阱里的簌簌发抖的敌人,把响箭射上天空。箭在天空中爆炸,爆炸中的火星跳跃中形成五个字:带响的弓箭,故事由此开始。但遗憾是我这个设想没能在影片中看到,那部影片开头十分平淡无奇,没有创意,当然也就无味了。文革中印象较深动画片还有《放学以后》、《小号手》、《小八路》、《金色的大雁》、《芦荡小英雄》。
纪录片在文革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特别是文革早期,许多纪录影片让人热血沸腾,常常边看边举着毛主席语录书,山呼万岁,热泪盈眶。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毛主席第(1-8)次接见红卫兵》、《收租院》、《新闻简报1》、《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新沙皇的反华暴行》、《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五二0声明)》《红旗渠》、《大寨新貌》。由于我父母都是医生的缘故,所以我对纪录片《千年铁树开了花》、《针刺麻醉》和《送瘟神》印象深刻。《千年铁树开了花》是在我们院内露天操场放映时看到的,那是歌颂一根针一把草,就能治疗天下百病的年代。电影说得说革命的白衣使者,努力开发中医针灸资源,冒着极大风险,先在自己身上用银针找寻能使聋哑人听声说话的穴位,最终使聋哑学校的聋哑人说了话听到了声的纪录影片。电影中可以看到,那些治疗痊愈的聋哑病人,手拿语录本,一边挥着手,一边从喉咙中发出毛主席万岁的声音。让观众由衷佩服针灸的神奇和博大精深,不由不为新时代针灸发扬光大而欢呼!只可惜这么好技术这么好成绩,现在已无人提起,也无人相信了。看来科学容不得政治强奸,科学也不可能大跃进。《针刺麻醉》也是同样命运,当年各家医院被当作政治任务强迫推行针刺麻醉,不论大小手术一律针麻,《针刺麻醉》就是宣传这一伟大成就的。影片中有很多活生生例子,看到在针麻下手术的病人,谈笑自和,你不能不感到传统医学的神奇。但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风行一时针麻,在文革后期已再无人敢用,现在更没人研究和提起它了。另一个有关医学的是文革开始前拍的记录片,名叫《送瘟神》,这是一部消灭钉螺,战胜吸血虫病的记录片,是呼应毛主席的诗词,歌颂社会主义群众运动,向毛主席表红心的宣传鼓动片。
其实文革中最有名的纪录片不是中国人拍的,而是一个意大利的导演安东尼奥尼拍的记录片《中国》,由于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影片在拍摄完毕后就受到批判,并认为是一部完满敌意的纪录片。对于安东尼奥尼的批判如暴风骤雨般而来,批判活动在中国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影片只在小范围内作为批判而放映。当年我没资格看到这部记录片,但仍义愤填膺,夜不能寐。对资产阶级导演安东尼奥尼无视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成绩、抹杀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污蔑共产党的伟大领导感到满腔怒火。我用了二个晚上,写了一封近万字的信,义正言辞的驳斥我未看过的那部电影的反动观点,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信其实都是摘录中国报纸一系列批判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即指责安东尼奥尼只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或者当时做样子拍了一些,最后又把它剪掉;而差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等等诸如此类。三十年后我才从网上看到这部当年被我大批特批的影片。一看,感觉很好,看不出反动和恶意,基本真实!甚至还有点美化。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第二部分是红旗渠,集体公社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其实这是一部很真实的纪录片,影片在长达20分钟的中国特色的杂技表演中结束。现在看《中国》,说句实话拍的真不错,基本上各种人物各个角落都拍到了,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真实的影像。
另一部资产阶级地区拍的纪录片也令人深刻,那就是香港拍的《万紫千红》。是一部反映中国杂技表演成绩的纪录片,和当时国内所拍的杂技纪录片相比,构思巧妙,结构紧凑,耳目一新,差距不是一般地大,深受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文革刚结束时,中国内地放了两部电影,一部香港片名叫《三笑》,另一部是名作家鲁彦周等人编写的《巨澜》。当时舆论一面倒大肆吹捧赞美《巨澜》,说是一部思想丰富,艺术性极佳,结构雄伟,内容丰富的革命电影,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同时或多或少贬低《三笑》故事庸俗,格调低下,胡编乱造。电影《巨澜》故事是反映建国初期的治淮历史,说的主人公钟远从师长的位置上到地方担任治理淮河的指挥长,紧紧依靠基层的劳动者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且对暗中和资本家勾结的原指挥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在新的淮河洪水来临前建坝蓄水,挫败了敌特,完成了任务,落实了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影片第一次出现了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让怀念总理的人们极为兴奋。而《三笑》是取材于古代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传说,经过艺术提炼,改编成带有贺岁性质的歌喜剧。该电影音乐优美,曲调上口,喜剧味浓,没有一点思想说教,这在当时电影文化氛围中显得另类。结果可想而知,《三笑》电影场场爆满,而《巨澜》电影门庭稀落。我们的评论家只好说,历史会证明《巨澜》的巨大艺术生命力,是《三笑》所无法比拟的。三十年过去,现在人们尚能在闲时欣赏那搞笑的《三笑》,但决不会去看那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巨澜》。历史是最公平的法官,应时之作虽光辉一时,但终究还是垃圾,文革时期电影绝大部分都是文艺垃圾,虽影响我们一生,但生命力却很短。因政治而发迹的艺术最终也会毁于政治,宣传品永远不可能是艺术。
文革中的电影基本上都是政治宣传品,当年我们的艺术观是被驯化的所谓典型化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其实是歌颂宣传式的。在长期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简单表面理解中,在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氛围中,在作品必须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宗旨中,在创作必须依据“三突出”的原则中,我们看不到电影的繁荣,看不到电影的作为记忆历史的媒介功能作用,看不到故事片的核心与本质是娱乐。看到的只能是露骨地宣传,野蛮地灌输和扭曲地生活。看电影不是人们业余闲时的享受而是生活中沉重负担,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这是电影的异化,电影的悲哀。
文革的电影就是在那特定环境下的一个怪胎。
附.1970—1976文革电影
文革中拍的故事片与戏剧片
智取威虎山(京剧)、红灯记(京剧)、红色娘子军(舞剧)、沙家浜(京剧)、海港(京剧)、龙江颂(京剧)、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京剧)、奇袭白虎团(京剧)、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杜鹃山(京剧)、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火红的年代、无影灯下颂银针、渡江侦察记(重拍)、一副保险带、平原作战(京剧)、闪闪的红星、创业、钢铁巨人、平原游击队(重拍)、向阳院的故事、半篮花生(越剧)、沙家浜(粤剧)、园丁之歌、海霞、红雨、决裂、草原儿女(舞剧)、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战船台、春苗、第二个春天、小将、人老心红(淮剧)、捡煤渣(淮剧)、沂蒙颂(舞剧)、激战无名川、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雷雨之前、金光大道(上、中集)、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碧海红波、阿勇、小螺号、反击(未发行)、山花、沸腾的群山、宝莲灯(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欢腾的小凉河、年青的一代、磐石湾(京剧)、征途、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审椅子(京剧)、新风歌、金锁、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吕剧)、三定桩(莱芜梆子)、小店春早(黄梅戏)、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南海风云、红云岗、南海长城、雁鸣湖畔、芒果之歌、长空雄鹰、锁龙湖、山村新风、半边天(吕剧)、开山的人、枫树湾、山里红梅、红霞万朵(黄梅戏)、寄托、主课、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红娘 。
文革前拍摄文革中可放映的故事片
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铁道卫士、奇袭、地雷战、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
文革中放映的外国电影
阿尔巴尼亚电影:创伤、宁死不屈、勇敢的人们、第八个是铜像、海岸风雷、看不见的地平线、地下游击队、脚印。罗马尼亚电影:战斗的早晨、多瑙河之波。越南电影:阿福、森林之火、南方来信、铜墙铁壁的永宁。朝鲜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一个护士的故事、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摘苹果的时候、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解放。日本内部批判电影:山本五十六、虎,虎,虎、啊,海军、冲绳之战。
文革中部分纪录片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毛主席第7次接见红卫兵、乓坛盛开友谊花--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名古屋)、收租院、根深叶茂--反映上海知青云南插队的文革经典记录片、新闻简报1973-28号1)庆祝非统组织成立10周年2)周总理会见川奇修二3)周总理会见法国前总统4)江青会见美国体育代表团、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新沙皇的反华暴行、大寨田、昔阳盛开大寨花、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胜利凯歌、革命小将最听毛主席的话、批林批孔专辑-1,2,3,4,5,6、红旗渠、千年铁树开了花、针刺麻醉、送瘟神、南京长江大桥胜利通车、大寨新貌、小小银球传友谊
外一篇:
对口快板:三兄弟惊叹学大寨(中学作文)
作者:立委
本文原稿
甲:万里江山红旗飘,贫下中农志气高,大伙儿都在看咱俩,还是来段小快板吧。
乙:要我说,没关系,你看该说啥东西?
甲:学大寨,社员干得真不赖,我看啊,来段三兄弟惊叹学大寨吧。
乙:嗬嗬,三兄弟?他叫甚名字啥模样,你得给大家讲一讲。
甲:大的长得像雷公,这名字就叫孙悟空。二的长得丑又赖,是肥头大耳猪八戒。
乙:老三长得也不俊,是络腮胡子孙悟静,对吧?
甲:不错。三兄弟,手牵手,走出了南天大门口。今天闲着没事干,要到东土去逛一逛。
乙:长年不来,成稀客啦。
甲:这三位老兄兴致高,走着跳着带着跑,广阔天地气象新,三人看得入了神。
乙:那是呀,经过农业学大寨,这农村真是变得快。
甲:悟空紧步走在前,“嘀溜溜”眼珠全瞪圆。看东边——
乙:层层梯田绕山间。
甲:看西边——
乙:是个人造小平原。
甲:看上面——
乙:金光大道通上了天。
甲:看下面——
乙:青翠的稻菽望不到边。
甲:嗬——
乙:穷山沟,创高产,全靠英明的共产党。
甲:看着这片景色美,三兄弟牙得咧开了嘴。高兴里头有惊疑,真想知道这底细。
乙:不必奇,不必怪,靠学社会主义新大寨。
甲:正在喜,正在乐,正在惊,正在愕,前面来了个铁家伙,三位老兄赶紧躲。
乙:噢,这是公社拖拉机,“轰轰隆隆”拖东西。
甲:悟静瞧着这家伙,一个劲儿打哆嗦。“哎哟,妈呀。当年老沙挑行李,累的脸红喘粗气,这家伙驮着这么多,还‘突突突突’在唱歌呢。”本来惊的已不轻,往上一瞅——悟空吓得头发晕。
乙:怎么了?
甲:哎呀呀,真把老孙嚇憋了气,这,这上面怎么是个女司机?
乙:这事儿有啥新鲜,妇女要顶半边天嘛。
甲:还不新鲜?这个家伙真不小,女娃娃竟能开着跑,大圣想着不是味,堂堂男子汉真不配。
乙:为什么?
甲:丢脸呀。
乙:丢脸?丢脸的事还在后头呢。
甲:这边刚刚定了神,面前又出了件怪事情。
乙:我说呢,准是又碰上了啥。
甲:你说得一点也不假,遇到这玩意儿真正傻。昂着头,伸着腿,一天到晚吐着水。
乙:这有啥好稀奇,这是电动抽水机。
甲:这还不奇?从古到今谁见过,水从低处流山坡?
乙:这长时间都不来看,你那知中国变了样。
甲:“妈呀,又是它。”猪八戒,一声唏,三人全部围了去。
乙:怎么,又奇怪了?
甲:这是拖拉机在翻地,拖着双犁真神气,这个家伙真正能,翻起地来也真行,老猪望着翻过的土,脸红得就像猴屁股,呆子八戒照圆镜,本来里外都不像人,羞得脸红像肝脏,就简直成了四不象哪。
乙:好嘛。
甲:他搭拉着脑袋不吱声,叹气垂耳一旁蹬。
乙:想些啥呀?
甲:“老猪我名唤猪悟能,我那有公社社员能。虽力大身强浑身劲,终归又傻又懒又蠢笨。我就是不吃不喝不歇气——拿八齿耙子去开地,也比不上社员开的‘什么机’。想到这,怎不叫我心不跳脸不红,真恨不能即刻钻地洞。老当年,多威风,开地干活我最行,总是我得第一名。现在人家是条龙,我只能算作小爬虫。”
乙:哈呀,骂得真不轻。
甲:“从此我要虚心虚心再虚心,没本事不敢瞎逞能。
乙:哟,这猪悟能成了“猪无能”。
甲:悟空神头鬼脸跑过去,到八戒面前来凑趣。“吆,呆子呀,你垂头搭耳不吭气,是不是又想做女婿?”八戒气得鼓着肚,哑子吃黄连难诉苦哇。
乙:难诉苦,好嘛,真够他受的。
甲:还有他受的呢。看,三人勉强开了路,老猪却实在受不住了。
乙:怎么?还在生气呀?
甲:那里呀。一路走一路玩,到现在还没进早歺,烈日炎炎喷着火,三人又在爬山坡,又渴又热又累还加饿,你说他能不难受?
乙:噢,那是够受,特别这渴——
甲:对了,老猪渴得受不了,趴在地上啃青草。
乙:哟,这猪又成了牛啦。
甲:别提啦。青草望着水灵灵来鲜嫩嫩,又苦又涩真难吞,八戒实在不受用,捂着肚子真叫痛。
乙:嗳,老兄。呆子这般受苦难,悟空咋不帮助管一管?还不赶紧找个卫生院。
甲:大哥二哥麻子哥,悟空不也差不多。总算一步一拐快上山了,呆子一屁股坐下成一瘫。悟空沙僧怎么劝,他就是不肯再往前。
乙:为什么?
甲:“哎哎,不能往前进,再往前可要咱命呀。前面又是大高山,上了山可就人完了完,翘了辫子见阎王,到时只怕连收尸都没人,就甭提有人给烧香哪。”
乙:怎么上山就见阎王?
甲:“你想想?山顶上面那有水,没有水可不就伸了腿。”
乙:好嘛,人说猪八戒蠢又笨,我说他也挺聪明,你瞧他想得多周到,这事儿可到底该怎么搞呢?
甲:回去去找抽水机,只怕呆子回不去,上山歇下再打主意,只怕呆子不愿意。
乙:真为难。
甲:离山顶只有几步路,好歹也得拐上去,悟空给沙僧使眼色,两人上前使劲拖,拖得老猪嗷嗷叫,这个光景真好笑。
乙:可不嘛。猪八戒身子有多重,难怪两人得使劲啰。
甲:大圣挤眼说声“请”,八戒一看已经上了顶。
乙:现在该歇歇吧?
甲:这边刚刚到山头,老猪一蹦三尺九,朝着前面使劲奔,那样子就像发了疯。
乙:呆子真发“呆”了?
甲:他没有呆没有病,因为前面能救命呀。清彻彻,亮晃晃,白花花,甘甜甜,不是宝贝赛宝贝,是呆子渴望的救命水。
乙:嗬,我说怎么呢。
甲:一人先二人后,跑到水边喝个够。八戒喝足了两盆多,肚子差点没胀破。
乙:没胀破?那还好。
甲:好什么呀。没胀破也圆滚滚,就像老母猪带了孕。三个喝饱过足瘾,坐在地上观风景。
乙:秋风吹人人欲睡,这三人好像酒喝醉。
甲:是啊,山青水秀绿艳艳,天高云淡色更鲜,看山高,高千仞,瞧水平,平如镜。嗨,桂林西海虽然美,不比此处山和水。
乙:依着山傍着水,这三人快活得像神仙。
甲:嘿——悟空咧嘴一边躺,眼睛看着心里想:神洞仙府龙王殿,天上地下全跑通,跑的地方是不少,可那儿也没这块儿好。想罢来看猪八戒,八戒也啧啧啧的连称奇。前面还有几行字,三人不知是啥事。
乙:“农业学大寨,山河重安排。”“学大寨拼命干,旧山沟换新颜。”“胜利水库”几个大字在中间,还有几行小字在下面:“胜利人民公社一九七四年一月建。”
甲:刚才你说得很细详,坝上的字正是这几行,弟兄们看着大标语,搞不清这闷葫芦里啥东西。今天一连串事儿有点怪,怎么都与大寨分不开。哎,对了,这学大寨真厉害,怎么山也听话水也乖。老沙对着水一片,不声不响躲一边。
乙:哈,这沙悟静也“静”下来了。
甲:他呀,嘀嘀咕咕暗度量,不由在心中发感叹。
乙:想些啥呀?
甲:老沙我久居沙流河,八百里大水宽又阔,水里来,水里走,和水算得上是好朋友勒。那儿有座大高山,上面渴得冒青烟,心有余而力不行,水库我没能耐建得成,三十六段变戏法,奈何不了水花花,空有一身好水性,和社员相比我太笨。哎,学习大寨力量大,今天我算佩服啦。
乙:是呀,想想是有点儿羞愧,不怪他服输又赞佩。
甲:沙僧实在呆不住,招呼师兄开了路,老猪嘀咕不愿意,也只得跟在后面往前走,悟空领头很自得,摇摇摆摆像扭秧歌。
乙:三人三种怪脾气,令人好笑又好气。
甲:走着走着,不行了。水库前断崖像刀切,比如来佛中指还峻削,悟空顾不得撒猴尿,屁股一转紧步摧。这么一来,八戒当头在鬼叫,行者后面摧得急,沙和尚逼得没办法,哭丧脸儿说了话。
乙:悟静原本就不解,这一来,是不是又要骂八戒。
甲:“真要命,前面不走后面摧,我夹在中间真吃亏。”
乙:八戒为什么不走呀?
甲:他能走得行吗?
乙:噢,对,他水喝多了。
甲:往前又走了几十里,个个都汗流满面喘粗气,呆子又累更加饿,猪嘴一噘叫“哥哥”:“太阳升高两竹杆,我肚子可在咕咕响,一肚凉水早跑光,再没吃的我要可要瘫。”
乙:好嘛,皮球肚子圆滚滚,现在变成一张饼啦。
甲:悟空想,他不走可不好办唻,再拖我也很够呛。老沙说:哼,我的肚子也在提意见呢。
乙:这事儿还真不好办啦。
甲:“呃,二位贤弟别着急,待老孙去前看仔细。”裤腰带勒一勒抖精神,大圣纵上了天入了云。
乙:大圣不愧是大圣,到底还是有股劲。
甲:啊呀呀呀呀,啊呀呀呀呀,老孙不瞧不打紧,这一看那,口水淌下好几斤。
乙:有啥东西这好吃,馋得我——嘴巴也怪酸酸的。
甲:往前大约二里处,满山都是水果树,桃李苹果杏,你瞧多鲜嫩,又解渴又抵饱,这顿美歺跑不了。
乙:猴子性本爱吃果,不怪他流水这么多。先食为快不怠慢,还不快去吃一趟。
甲:大圣倏地跳下来,猴嘴未张笑脸开:“好造化,好福气,向前不过两三里,来来来,跟着我,保你们肚皮全胀破,各式仙果样样有,吃不了咱们兜着走。”呆子使劲咽口水,两手一摊张了嘴:“哥哥又在哄老猪了,这儿那有水果树,山高石多常年旱,连个鸡儿也不生蛋。”悟空叫声沙悟静,撇开八戒朝前奔,呆子一瞧这不行哪,连叫哥哥等一等。一袋烟,没烧完,三人来到果园前。
乙:这是东方红农场,大寨式企业响当当。
甲:三个弟兄急匆匆,一头钻进园林中,挠耳抓腮咂猴嘴,悟空边吃边搭味;沙僧也算不客气,专拣又大又熟的吃;不啃皮不吐核,呆子一口三五个。猴子吃着问沙僧,这个玩意儿叫啥名。“味道好,好味道,吃这果儿我可是头一遭。苹果味,梨子香,各种仙味儿都沾上。要说是梨子圆得出奇,要说是苹果可是梨子皮。”
乙:这个东西叫梨苹果,味美肉鲜水汁多,学习大寨干劲添,社员大搞新实验,野梨苹果来杂交,培养出仙果真不孬。
甲:悟空又来问悟能:“这玩意儿受用不受用?”“一气吃了几十个,要说是啥滋味呀——我真不晓得哟。”
乙: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尽浪费,食其果不知其味呢。
甲:呆八戒细细品了几个,嗯,这味道委实是不错。“哥哥,这东西味道真不错,我看比得上人参果。”“叫啥名儿你知不知,不知道就别往下吃。”老猪耳朵一搭似要哭:“这名字我那说得出。”“说不出咱们先开路,管你是老虎还是老猪。”“我说师兄别欺我,弄得咱半饥未饱受折磨,哥哥跑得地方多,人间啥玩意儿没见过,学问深见识广,可为啥连名儿也说不上。”一席话说得悟空红了脸,好半天没有再开言。
乙:这事儿真是有点儿奇,怎么猴子大圣也不出气哪?
甲:“老孙我名唤美猴王,当年住在花果山,齐天大圣美名扬,好不威风好不强。山桃山李加小杏,野味山果吃不尽,还尝过仙桃人参果,今儿这玩意儿可没见过,说起来不由我脸发烧,我与社员比不了,花果山野果不胜数,可都酸溜溜还带点苦。桃虽涩果又小,从没想过杂什么交。社员实在了不起,大寨也真呱呱叫。”
乙:好悟空,好大圣,今天也承认自己笨了。
甲:见哥哥半天不吃也不动,呆子又想讨好孙悟空:“哥哥,小弟口快常冒犯,还请大哥多原谅。”大圣心里甚好笑,扑嗤一声开口道:“现在肚子怎么样,是不是还在提意见?没意见咱们坐下吧,好好等它消消化。”
乙:忽然随风传来歌,一儿童正驱步上山坡,“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
甲:唱着歌儿他上了山,冲着他们向这边转。“看样子是个看果林的,兄弟们赶快准备跑,——免得面子上不好看。这一堆皮那一堆核,他一定把咱们当贼捉,我看最好躲一躲,你们认为妥不妥?”
乙:是呀,社员若知道果子遭踏成了这个样,还不定把他们怎么办呢?
甲:三人悄悄向前走,八戒首先开了口:“你们说这大寨他是啥,怎么到处都在学习他。”“今天一连串的事儿都有点儿怪,怎么都与大寨分不开。”“哎,是呀,这学大寨真厉害,怎么山也听话水也乖?”“到前面咱们问一问,看他法边多大力多雄呀?”说罢来到一个大山上,三人又歇在水库边,大圣抖身念声先,“哗啦啦——”水中钻出一山神,满身全湿透。“大圣,远来累不累?有失迎接恕罪恕罪。”“我说你山神未曾疯,咋山庙不呆住水中。”“休提啦。”一边哆嗦一边抖,苦丧的脸儿开了口:“社员自从学大寨,造田改山还搞竞赛,拆了山庙砸了神,进贡烧香更没人,山水摆弄不成个样,你说叫我可怎么办?为了安全和保险,只得住水库求清闲。哎,说起来讲不完,大圣你有啥吩咐请先谈。”
乙:你瞧山神这哭相,多么冤枉多可叹。
甲:“今天我大圣到人间,遇到的事儿真新鲜,各处都在学大寨,我心里还是不明白。大寨他,生于何地住何方,个子多高啥模样?生着几双手,长有几颗头?有些啥法戏,用得甚兵器?几个徒弟多少兵,几多财产多少金?你把原委说详细,咱三弟兄要去做徒弟。”
乙:不知山神说些啥,我可以给他先回答:要问他住啥地方,大寨红花遍地香。要问徒弟多少人,整整六万万新农民。要问它有啥戏法,三山五岭都怕它。
甲:“大圣,了不得呀。大寨不是一个人,它是一个地方名,原是北方一个穷山窝,七沟八梁一面坡,大寨出了个陈永贵,带领社员苦干不怕累,穷山沟彻底变了样,丰衣足食多贡献。自从毛主席发号召,全国上下掀热潮。”
乙:不错,人学大寨人,田改大寨田,争扛大寨旗,普及大寨县。
甲:听着一席话这么讲,很想上大寨去拜访,顺着山神指的方向,三人来到大寨山上。
乙:满处景色更新鲜,三人即刻傻了眼。画儿也没这儿漂亮,只恨爹娘少生双眼。
甲:猴子嘴直咂,沙僧眼直挟,呆子乐哈哈,大耳两边刷,心里美滋滋,三人乐开了花。
乙:新鲜玩意儿真不少,那儿能够看得了?
甲:嗨,这是啥?走起路来地发抖,动一动便掀掉一山丘。
乙:嗳,那是啥?样子像个大堆头剪,给土地爷爷在修面,一会黄棕胡子便剃光,只留下排排茬庄庄。
甲:这个人也有趣,站在田里干啥事?好像姑娘在绣花,下手一行绿花发,又像在纺兰格子布,看横是横直是竖。
乙:这个人也是怪,打猎跑到果园来,不瞄鸟不放枪,对着苹果喂豆浆。
甲:靠东的是林场,靠西的是果园。
乙:山脚下是加工厂,社员新村在中间。
甲:水库上建有发电站,到了夜里更漂亮。
乙:有了水库灌溉渠,又能浇地又养鱼。
甲:大寨旱涝保收田,丰收一年又一年。
乙:远看是一大棋盘,近瞧一扇大门窗,耀眼白带绕田走,好像白蛇弯扭扭。
甲:鸡鸭鹅,真兴旺。
乙:猪牛羊,长得壮。
甲:柴满垛粮满山,黄灿灿玉米堆成了山。
乙:对国家贡献年年增,社员生活节节升。
甲:大寨棒大寨强,三天三夜讲不完。
乙:真是:果不其然非虚话,名不虚传事非假。今日有福亲眼见,即刻死去也不冤啦。
甲:望着大寨水和土,三人美得跳起了舞,边跳舞边唱歌,瞧这三兄弟好快活。
乙:那,什么歌?
甲:《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
乙:嗬,三位真是好记性,只听一遍就记住了。
甲:这时来了几个人,问了他们姓和名,大寨人民很好客,对他三个很亲热。领着他们慢慢看,还把大寨历史详细谈,为了欢迎三兄弟,宣传队还演了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猴子看罢羞不行:“应多演大寨人斗天地,别演咱,咱们那些啥玩意呀。”
……
此处遗失。
(注:立委是汉阳一江水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