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访谈:AI对工作市场的影响

立委与老友最近就AI 时代下工作前景的变化、各行业受到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相关事宜做了讨论,笔记如下。

主要观点总结

AI 对工作的影响

    • 工作岗位变化:AI 发展导致工作岗位“绝对”萎缩,社会只需 20% 的高效人员就能 more than enough 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80% 的人终会被闲置,这种趋势似乎不可改变。
    • 经验价值转变:在大模型(LLM)条件下,多数人的经验可能成为负资产,难以与“年轻人+LLM”竞争。
    • 行业差异影响:白领工作被替代风险较高,所有老板都倾向用最少人力做事,尤其是昂贵的白领;而蓝领工作在短期内因具身智能当前的技术限制以及成本低,近期被替代可能性较低,但蓝领工资低难以养家。随着蓝领工人的供给越来越多,最低工资的改善在现存的制度下,难以改善提高。

个人应对建议

    • 结合行业与 AI:个人在通用能力上无法与AI正面对垒,可以做的是多思考如何将所在行业专业数据与流程,与大模型及其智能体(agent)平台和工具的使用结合起来,或可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
    • 观念转变面对碾压式大潮,个人能改变自己境遇的可能性充满了不确定性。个人要逐渐改变观念,认识到工作与职业概念的变化,工作不一定等同于职业。不要苛责自己的落伍,一般而言,这是时代的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

教育与培训方向

    • 教学方式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应以实践课为主,如在 AI studio 中做实际项目,让师生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对模型和工具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社会层面问题

    • 社会不匹配现象:技术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保障发展严重不匹配,导致社会性焦虑。社会需打破传统观念桎梏,建立人生新观念和社会保障机制。

AI对各行业就业的冲击、社会观念及个人应对建议探讨的讨论细节和观点

关于 AI 对数据分析专业影响的讨论

讨论了数据分析等特定专业人员(如流行病调查)受 AI 影响的情况。该专业学生属半吊子,有一定技术基础但不精深,易被 AI 替代,但也可能借助 AI 提升。有人认为其中 20% 的人能高效使用 AI 满足工作需求,另外 80% 会被排挤出工作市场,并非他们学不会使用 AI,而是经济实体消化不了过多人力,竞争下效率稍弱就会被淘汰。

关于 AI 时代工作市场萎缩的讨论

讨论了 AI 对社会就业的影响。认为工作时长和市场会绝对萎缩,这是AI的本性决定的,但生产率成倍提高。就业率盘子会绝对变小,而不是创造出足够数量的新工作维持市场劳资的平衡。中年人失去工作后难再就业,因对应岗位消失,而重新学习,在僧多粥少的职业市场,难以与年轻人竞争。

关于 AI 时代重要技能的讨论

围绕 AI 对工作的影响及学生发展展开讨论。认为个人可将专业数据与流程与大模型使用结合,在行业内形成竞争力。对于下一代,因难以预测未来,很难给出靠谱的职业建议。普通学校的教授也苦恼无法向学生说明所学何用。普通学校学生要提升到行业前 20%,面临较大困难。但退一步想,甚至拥有打工贵族之称的计算机码农也面临大模型的碾压,也许可以平和一些。最近有报道,甚至哈佛商学院MBA、伯克利 CS 毕业生都有找不到工作的情况。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状况,

关于 AI 时代课堂教学与实践的讨论

提到培训应关注基础、技术还是工具使用难以确定。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提升使用模型和工具的能力应通过实践课,如在 AI studio 做具体项目。现在使用 AI 技术门槛降低,底层代码能自动生成,数据分析的脚本代码大模型也能搞定并立等可取,高效使用才是关键。

关于 AI 时代个人机遇与挑战的讨论

当下时代机会与挑战并存,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有人能借时代浪潮高飞,更多人会落伍和边缘化,失去自我。现实是,能赶上 “大浪潮” 的是少数,天价人才大战的故事广为流传,但那是因为“人以稀为贵”,进入大模型核心圈的人少之又少。天才加运气进入的,才会出现被人争抢的特权。绝大多数人需要做好接受被边缘化的心理准备。

关于社会观念与保障机制转变的讨论

讨论了社会焦虑的根源,认为是社会观念和社会保障制度未跟上技术经济发展,导致人们缺乏安全感。举例说明曾经被认为有保障的行业也面临危机,如 CS和DS 行业。强调个人需转变观念,国家和社会更应改变社会规范,但这种改变难度大,目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实际上鼓励两极分化,是在激化矛盾。可能需经历灾难或恶果才能触发社会反思和变革。贫富鸿沟不断扩大,这是当前社会的癌症。

关于蓝领与白领工作替代风险的讨论

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下蓝领和白领工作的替代情况。未来十年内蓝领工作相对更安全,因机器难以替代琐碎而低廉的服务工作,但蓝领工资低难养家,除非是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后有所补贴。

关于劳动观念转变的讨论

讨论了观念改变问题,认为 “劳动光荣”“不劳者不获”“按劳分配” 等陈腐观念是匮乏经济的产物。指出当前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现象,社会财富持续增长,但低端人群仍绝对贫困化,这是盲目推行市场机制的必然结果。UBI(普遍基本收入)制度是现代正常社会的必需与最低起点。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咨询师。出门问问大模型团队前工程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AIGC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