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推荐现代构陷术的科普之作:《忽悠的原理与技巧》 屏蔽留存

[转载]推荐现代构陷术的科普之作:《忽悠的原理与技巧》

屏蔽已有 2018 次阅读 2015-4-26 00:21 |个人分类:立委推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网络, 文革, 忽悠, 罗生门, 构陷 |文章来源:转载

我一定是中毒了,看完《无法自证的身高——赌赛罗生门》以后,wondering,这种以科学名义的现代构陷之术居然能够横行招摇于世这么久,这是科学共同体的无作为,还是中土社会生态使然?

>>你要是认真听从他的教导的话,那就必须去查证他所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而不能只信他的转述。好了,你这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算是交代了

终于看完了,也查证追踪了一些关键情节。心甘情愿被科普了八成,还有两成发现,这小子也难逃忽悠之嫌。目前的评价是 科普8成,忽悠2成。比毛委员三七开高,可以接受和推荐了。太长,可以挑拣着看,庶几能够增强一点儿识别真假Marx主义的能力。

 
《忽悠的原理与技巧》目录、腰封与阅读提示 (2015-03-17 15:45:29)

目录:
电子书pdf:
微盘:http://vdisk.weibo.com/s/tKgqlj4zx0oW (可能在审核中)
腰封:
 
这是一本对热点公共问题进行冷静分析的好书,它可能会让那些因为参与有关辩论而伤害友谊的人们幡然悔悟,或者至少若有所思。如何在一个信息社会甄别事实,如何在一个多元社会开展辩论,如何在一个风险社会保持清明,这本书会告诉你很多。
——仝宗锦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在一个正常的辩论规则没有建立的背景下,所有的论辩都不再是追求真理和真相的努力,而只是争夺话语权的信息战!掌握信息主动权的人,可以无比高尚地如夺人钱财取人性命如入无人之境;反之他自己就成为历史的笑柄笼中的困兽。而曾经被破坏被践踏被消灭的,则永远不能死而复生!《忽悠的原理与技巧》教会你性命攸关的识别忽悠抵达真相之法则。
——童大焕 (知名时评作者,学者)
所谓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简单地不同观点都去听,而是要首先能够把基于忽悠论述的观点过滤掉,然后再去做到兼听则明;破破的桥的书能够帮助你迈出真正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贝志城 (网络名人:一毛不拔大师)
在网络时代,为了不被嘈杂的信息淹没,就需要了解网络舆论的知识,破破的桥是我所认识的在该领域最聪明和极富经验的研究者之一。
——李明远 (百度副总裁)
阅读提示:
作者简介:段炼。浙江杭州人。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目前在硅谷运营一家初创小公司。常用网名有断桥,破破的桥。
作品简介:这是一部关于网络舆论的科普作品,它从质疑韩寒一事谈起,讲述在网络公共议题上,操纵舆论的种种手段。
书中第一章于2012年3月完成,第二章于同年7月完成,第三章于同年10月完成,第四章于2013年3月完成。后在磨铁公司责任编辑的建议下,大幅缩减篇幅(原稿分为六章),于2013年10月定稿。然而,这本书因故一直未能出版。由于作者生活变动,考虑到今后不再有时间运营此书,所以用专栏连载的方式公开。
由于定稿时间是一年半之前,所以书中所列材料、人物关系,现在可能已发生变化,阅读时敬请注意。文末所列网络链接,亦可能有部分早已失效。请见谅。定稿前,我整理了部分原始材料,可以在这里找到:http://www.maihaoshu.com/fanhuyou/ 。其它材料,包括微博截图等,如果有网友觉得重要,可以发信给 [email protected] 向我索要,但因为时间关系,绝大部分信件我不会予以回复。
这本书不会再进行修订,2013年10月后的新事件,将不再补入书中,也没有必要。有任何错误、变动,将补充在后记和勘误页中。欢迎大家发信给[email protected] ,知乎上的@断桥 ,新浪微博上的@破破的桥,提出与书中所述事件无关,却紧扣本书所谈之网络舆论主题的任何问题,我会选择这些信件中的一小部分,在新浪微博上公开回复。在回复时,我不会披露任何来信读者的真实单位、地址或人名,无论发信人是否同意。
本书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类似教材的方式,安排内容。书中四章分别讲述逻辑、传播、舆论、媒体。并在相应章节附有思考题。这本书主要针对的群体是记者、网站运营者、时评人、意见领袖。具备平均智力水平,高中知识完备的读者,可以没有任何困难地看懂前三章,但第四章稍难。
为照顾广大普通读者,本书以普及为主,无法深入地探讨很多议题,只能略作提点。阅读时,如果有些读者发现某些章节的内容过于浅显,可以适当跳过。有些读者会认为书中内容虽有道理,却并没有解决自己的疑难,这也很正常,请不要放弃思考。
捐赠:
认为本书有帮助的读者,可以对作者进行捐赠,捐赠建议量力而行。
作者支付宝帐号:[email protected]
由于这是书的推广博客,考虑到个人利益,作者专栏、微博、博客下方的评论区可能关闭,也可能酌情删除反方观点。反对本书观点的读者,如果需要表达,可以以尾数.01捐赠。比如捐0.01元,来告知作者反对情况。

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2vjy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885179.html

上一篇:超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关系式
下一篇:看看旧金山湾区别墅的房价

 

0

发表评论评论 (3 个评论)

删除 回复 |赞[2]icgwang   2015-4-27 10:34
事件先天概率和后天通信概率不同,如何知道是证实或证伪的通信逻辑,但不是事实本身的逻辑。混淆二者会让谣言成精。

删除 回复 |赞[1]icgwang   2015-4-26 09:09
这本书不恭维,就事论事就敢总结说原理——实质则是洗地,吸眼球等等的行为艺术!
 回复  : 理论化是一个过程。这场质疑闹剧闹了那么久,那么多高智商的知道分子陷入其中,有几个出来做理论总结呢?

2015-4-27 09:461 楼(回复楼主)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