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ZT: mendel -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的科技水平太差 屏蔽留存

[转载]ZT: mendel -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的科技水平太差

屏蔽已有 3311 次阅读 2010-2-13 01:33 |个人分类:其他杂碎|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转基因, 基因, 水稻, 记者, 副作用 |文章来源:转载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的科技水笔太差 (6616 bytes)
Posted by: mendel
Date: February 09, 2010 06:07PM


我虽然不反对转基因农作物,但也不是盲目的赞成派。我认为科学是数据说话,而非“逻辑”或类比,至少对生物学是这样,所以只有生物学才是正真的“实验科学”,不需要“公理”“定律”等来推演未知的东西。 

“转基因”技术,无疑是人类的一大壮举和发明,可是,我看到有人为了推销转基因农作物,就硬要把转基因农作物当做自然界早有的“杂交”和“育种”,我就感到这些“专家真无耻”。 

我记得“基因治疗”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也是对此充满了热情和乐观,可是,这一“杂交”和“育种”的过早应用,导致了许多问题,差点扼杀了这一个伟大的技术。 

1)转基因或基因治疗技术,绝对不是所谓“诱变育种”的范版,或这个记者认为的“转基因育种比“诱变育种”更为安全”(这记者的这句话好像是从方肘子那里学来的) 
2)转基因或基因治疗技术,需要谨慎对待。 
3)目前的转基因农作物(包括水稻),基本是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增强抗除草剂的能力,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增产”。BT基因加入到水稻的基因组中,能增产你个头啊!其实,所谓“增强抗除草剂”的能力,也会导致过多使用除草剂,这有点矛盾。 
4)当官方或所谓专家在宣传目前批准商业化的两个转基因水稻是安全的时候,我们不没有看到具体的“安全数据”,Show me your data, not your promise! 
5)正在官方说转BT水稻很安全的时候,浙江大学水稻研究所的一组科研小组去年发表了一篇转BT水稻的重金属含量太高的文章,(Wang H. Modified accumulation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 in Bt transgenic rice., Environ Sci (China). 2009;21(11):1607-12)。他们发现,BT转基因水稻比普通水稻更容易富集重金属铜,镉和铅,特别是镉的含量,严重超标。当然,这些元素也是来自土壤,就是需要在种植BT转基因水稻时,不能种植在污染的土壤里面。这个实验至少说明,BT转基因水稻的真正情况并非是这些记者或专家所能“逻辑类比或推理”出来的。 

引用: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科技随笔:黔之驴与Bt转基因水稻 

新华社记者张小军 

人对不熟悉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就好像寓言“黔之驴”中第一 
次看到驴子的老虎,而这种恐惧往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在我国批准生产两种转 
基因抗虫水稻的消息发布后,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近日热火起来。在转 
基因的反对者中,许多人犯了寓言中老虎的错误——因为不了解而高估风险。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一个怀疑的声音是:对虫子有害的水稻,人能吃吗?B 
t转基因水稻的优点是植入的外来基因能制造Bt毒蛋白,抵御害虫对水稻的侵 
袭。但部分批评人士说,“虫子不要吃的东西人更不要吃”。这个说法很煽情, 
但不正确。 

人们一直狼吞虎咽着许多昆虫不吃的食物。昆虫和人的生理构造有本质区别, 
能杀死昆虫的食物,许多不危害人,甚至有益健康。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在接受 
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自然界中,蔬菜和水果经常产生天然杀虫剂或驱虫剂, 
虫子是不吃的,比如西红柿、柑橘、葱、蒜、辣椒、胡椒等。有时这些天然杀虫 
剂和驱虫剂甚至对人体有益,例如柑橘含有类柠檬酸,是一种天然的驱虫剂,也 
具有抗癌作用。 这种类比毫无意义,纯粹是三段论没学好,偷换概念。问题是BT,而非其他东西 

作为一种天然杀虫剂,Bt毒蛋白的安全性久经考验。Bt毒蛋白由苏云金 
杆菌(拉丁学名Bacillus thuringiensis,因此简称B 
t)制造。早在1938年,法国就开始使用Bt毒蛋白作为农田杀虫剂。19 
58年,美国步法国后尘开始使用Bt毒蛋白。由于这种农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 
用,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时下大行其道的有机食品广泛使用Bt毒蛋白作为杀 
虫剂。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0个问题》的文件中谨慎但肯定地 
说:“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可获得的转基因食品已通过风险评估并且可能不会对人 
类健康产生危险。” 这位记者可能不知道“可能不会对人 
类健康产生危险”中“可能”二字的意思。BT早就一种杀虫剂,但是,并不是说人们早就“吃BT”了。BT早就用到农作物,并不是说人们现在可以“吃”BT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只能骗骗小学生。人们需要的是实验数据和长期的评估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二个怀疑的声音是:转基因违反自然规律,因为通过转 
基因技术,水稻等目标生物会被植入自然条件下绝对不可能拥有的基因。 

有这种疑问的人忽视了一点,科学已经、正在并且将要帮助人们实现自然条 
件下无法实现的奇迹。作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来说,它并不比现有的育种技术更加 
“违反自然规律”。这记者所谓的“它并不比现有的育种技术更加 
“违反自然规律””,不知道是啥意思,也是从方肘子那里偷来。这记者的会死亡,是不是说我现在让他死掉也是属于并不“违反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基因突变,自然杂交或人工育种,当然和现在的转基因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这技术用到人身上,其区别就更大了,而不能看得那么轻松。以被广泛接受的“诱变育种”为例,这种技术通过紫外线照 
射或者化学药剂涂抹等方法,诱使农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突变后的植物种子 
可能拥有从未有过的基因片断。如果这些突变符合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 
这类种子就会进入商业生产领域。 

“诱变育种”中的基因变化是不可预测的,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转基因技 
术是把特定的基因片断嵌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产生后果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都大 
为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基因育种比“诱变育种”更为安全。 这种无知言论,也只有没有做过转基因的文盲才会说得出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三个怀疑的声音是:转基因种子能把独特优势保持多久? 

的确,Bt转基因水稻不可能永远阻止害虫的侵害,但这并不影响推广转基 
因水稻。农作物和害虫是一对矛盾,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愈强,一段时间后,害 
虫抵抗特定杀虫剂的能力也就会提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决这一问题 
的办法是依赖科学的不断进步。在所谓“超级害虫”出现前,就有计划地研发出 
新的控制害虫新办法。与此类似,抗生素与病毒的斗争也是沿着这个循环上升的 
轨道前进的,结果是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另外,有许多办法推迟“超级害虫”出现的时间。比如害虫“避难所”。美 
国在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同时,在农田中有意加入小片农田种植非转基因 
农作物。这一小片避难所”可以为害虫提供有限的食物。这个设计的目的是压低 
害虫发生基因突变并把突变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最终推迟“超级害虫”出现 
的时间。 

针对转基因水稻的第四个怀疑的声音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特别是部分欧洲 
国家至今反对转基因农作物? 

除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原因外,欧洲部分国家对引进转基因农作物犹豫不 
决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粮食自给有余,不急于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即使如此,欧洲国家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上升。根据欧盟支持的“转 
基因生物指南针”网站公布的数据,包括西班牙、法国、捷克、葡萄牙、德国、 
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波兰在内的欧洲八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从2005年 
的5.5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0.8万公顷。从世界范围来看,转基因 
农作物受欢迎程度更高。同样根据“转基因生物指南针”的数据,2008年,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5亿公顷,比2007年上升9.4%。 
在美国、阿根廷和印度等农业大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在2008年都有所 
上升,其中美国增加480万公顷,阿根廷增加190万公顷,印度增加140 
万公顷。目前,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球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2%,转基因棉花占 
全球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 

诚然,相比一些传统的科学学科,包括转基因在内的生物科学还是一门快速 
发展的新兴学科,尚有大片未知的处女地,但这不能成为人们犹豫不前的理由。 

“如果现在停止前进,中国将失去争夺转基因技术领先者的机会,”方舟子 
说。 这话太煽情和虚伪了点。据说转基因技术非中国专利,仅仅在中国种植生产而已 

★★★★★★★★★★★★★★★★★★★★★★★★ 
http://img403.imageshack.us/img403/8448/dewayoungbonobolko8.jpg 
--我思故我在。

建议立委兄把秀才这篇评论推荐到科学网去 (321 bytes)
Posted by: 桂铭
Date: February 10, 2010 09:54PM


这些作家记者怎么那么喜欢把自己当作科学的代言人,自以为是地“科普”自己根本没有资格说话的东西?!让人想起那种“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的傲慢可笑。 

因为不了解而高估风险---我不认为这是个错误,而是正常的反应。人们需要对转基因水稻持谨慎乐观态度。生物体是复杂的,如秀才指出的那样,不能靠所谓的逻辑推理来代替实际的结果及其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94773.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立委点评:张也一曲《万事如意》,成就新时代拜年经典》

 

3  翟保平 何学锋 蔣勁松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