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一江水
这里讲一讲老爸的几则小故事,就能一窥老爸业务全貌。
一
有一年春节,我回老家陪老爸过年。
大年三十吃完年饭,大家一起看着电视, 聊着家常。大约十一点左右, 老爸电话响了,是老爸服务的医院打来的。说医院有个急诊,希望老爸过来会诊指导一下。老爸二话没说,稍加收拾,叫我开车把他送往医院。
老爸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晨,才叫我接他回家。路上我询问老爸,什么急诊,大年三十都过不安稳?老爸很疲劳,眯着眼疲惫地淡淡说:医生吗,常会有这种事,急诊才不管假日不假日。年轻时年年如此,你们小记不得了。说着,就闭眼休息去了。
过了几天,老爸才骄傲地告诉我,那天幸亏他去了。原来大年三十医院来了个急诊病人,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两位值班外科医生连夜开刀动手术。打开肚皮后,两位医生懵了,阑尾没有炎症。在手术台上两位医生发生争论,一位提出关腹缝肚,看情况转高一级医院。另一位提出让老爸过来看看,再决定下一步方案。
两位争论一下,最后一致决定请老爸过来一趟。老爸一过来,一边听他们介绍,一边消毒换衣上手术台检查。姜是老的辣,老爸上台一探查,就发现问题。病人是胃穿孔,大量胃中物流出。随后老爸亲自动手,缝合胃孔,清理腹腔,用时二小时,顺利关腹,解决问题。这例胃穿孔,穿孔渗出被包裹,隐匿很深,难以查出,因而易被手术医生漏诊。这需要临床医生先判断,再寻找,没有一定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是很难发现的。
老爸说,如果当时不查明病因就关腹,误诊误治,再次手术是必然的。如果拖久一点,腹部被胃液等物浸蚀,感染扩散,会危及生命。老爸说,这个手术最需要仔细,必须非常细心地清理腹腔残留物,确保术后不被感染,不然,后面麻烦事很多。老爸很兴奋,自己又救人一命。
要知道老爸那时已过八十高龄,虽眼不花手不抖,但五年前他因胃癌做了胃全切手术,因胆结石做了胆全切手术,身体已大不如从前。但老爸一上手术台,就生龙活虎,一站就二小时,也不叫累,下手术台后,也迟迟不回家,继续观察病人病情。
老爸对自己职业,热爱深入骨髓。救人救命,是他一生的追求。直到今天他仍然离不开他的岗位,不是为了收入,而是为了他那份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执着。
二
故事发生在文革期间,老爸有一世交老朋友桂叔,家在邻县,我 们两家当年走动频繁,我们也很熟悉他们一家人。桂叔他有一个16岁 的儿子,患颈椎5结核并寒性脓肿,压迫了食道和气管,不能进食,呼 吸困难,声嘶、脱水、缺氧,生命危急。他们家先去芜湖最大医院弋 矶山医院,骨科陈主任拒收,说,几天前,类似一例,手术,未下得 了台。嘱转合肥省级医院,要备800元。可是,他月工资52元,要养活 一家六口,哪能成行?况且,也不知合肥又如何打发他?火急的他听 说南陵城郊的解放军127医院有位全国骨科权威许竟斌主任(也是老爸 的骨科恩师),怀一线希望,他带着儿子来到127医院。不巧的是,许 军医出差南京,他旗下几位,都不敢接受这例高危病人。无奈,老友 找到老爸,老爸过去一看,发现过去从未接触过此类病人,感觉有些 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太敢接受。于是老爸找到127医院的骨科和外科军 医们(老爸与他们都很熟,老爸在127医院许教授门下进修过半年), 做他们工作,与他们一起讨论方案细则,商讨救治方法,希望能在这 所医院救治。但对方院领导仍不愿接受病人,领导建议转合肥或南京 救治,并答应免费派车送行。病情紧迫,病人随时有生命之虞,远水 不救近火,127医院做手术的路堵死了。没办法,老爸毅然决然,决定 自己接手这疑难重症。老爸和老友交底,谈到转院风险和手术风险, 两人决定共担此责,病人送回县医院。老爸临时抱佛脚,复习文献, 重温解剖。半小时后,病人送手术室,局麻下手术。细心解剖,进入 脓腔,放出大量脓汁,解除压迫,患者立即发声,进水,呼吸通畅, 立即脱险。手术继续深入下去,显露颈椎5椎体病灶,祛除死骨,刮除 结核肉芽,冲洗脓腔,置入链霉素、异烟肼,放引流片,缝合,术毕 返回病房。手术顺利、有效,术后3天退烧,病人自己去理发,进食正 常,恢复良好。术后12天出院,医药费仅32元,继续抗痨治疗半年, 病愈。这40多年了,病人一直正常劳动、生活,儿孙满堂。这颈椎结 核病灶清除手术,除了颈前密集血管、神经以及甲状腺、气管、食管 等复杂解剖,更因颈椎脆弱,加之结核破坏,其后的颈髓,稍有闪 失,就会高位截瘫,甚至死亡!是骨科铁4级手术。这类手术就是在北 京、上海大医院做,主任们也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难得老爸救人 之心迫切,知道转院那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为朋友之子,虽颤颤巍 巍,如临深渊,但靠着自己多年的颈部甲状腺手术经验和熟悉解剖, 又有骨科专科知识的积累,加上深思善谋,胆大心细,勇于实践,终于圆满完成了这基层医院罕见的难题。既治标又治本,病灶根除,终身治愈。
80年代末,芜湖一中初二学生小魏,14岁,曾患右肱骨颈肿瘤。弋矶山医院和上海中山医院两次手术。这次右肩胛骨再发病。市某院骨科主任发话:恶性肿瘤复发、转移,要截肢,难保命!病家投医无门,身处绝境。患者外祖父吴老师是老爸当年初中老师。吴老师知道前述桂老师儿子治颈椎结核病事例,于是,来找老爸商讨。老爸审视前后病历和片子,诊断为另一临界肿瘤,不是原病的复发,也不是转移。在老爸的医院,老爸亲自给他做了右肩胛骨半切除,顺利完事、痊愈。2 0多年过去了,小魏身体健全,一路成了洋博士,游弋于全球,是高端人才。至今,他和他父亲总找机会登门拜望,令人欣慰。
1975年秋,一35岁女性病人,消瘦40公斤,胸椎6、7椎体结核并截瘫入院。全麻下经胸前入路,病灶清除,祛除死骨,坏死椎间盘,椎管内结核肉芽长达8cm压迫胸髓,导致椎管梗阻截瘫。掏刮后,可见此段脊髓恢复搏动,彻底冲洗病灶区,放入抗痨药。以开胸时切下的肋骨,修剪后嵌植于椎间缺损区,完成前路植骨。术后恢复良好,治愈。病家丈夫是一铁匠,他送老爸他亲自打造的不锈钢菜刀和锅铲,至今还在使用,医患之间情深意重。骨科手术中,这也是顶级4级手术。胸椎结核并截瘫,经胸前路一次病灶清除并植骨,在县级医院,当属巅峰。
骨科特例中,值得一提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老爸做过几百例,常见奇效。病人大多为中壮年,行动寸步难移,疼痛日夜不宁,抬来医院手术,当日见效,终身恢复!老爸农民表弟骆本炎,老爸同事弟弟开车司机汪锡龙,中壮年均患此症,直视下确保被压神经根及脊膜囊的松解,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事过二十多年,一直重回健康和劳力!这些病例,在此领域,至今仍居前沿!
三
老爸行医六十多年,手术万例以上,有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呢?
没有,那还真没有!但他一生中也确有几次手术失败的案例,其中一个案例让老爸痛心许久。初衷与效果有时很难一致,为此老爸常常自责。老爸的外科恩师,皖医二附院外科老主任闵梅先老先生就曾开导过老爸,他给老爸讲他当年在北京阜外医院心胸外科进修时故事。在这个中国心胸外科堪称老大的医院里,当年病人不少都是走着进去,然后抬着出来!屡屡手术失败。中国顶尖权威大拿们就曾告诫过老爸恩师,不动手术就是死,动手术还有一线希望。这条血路,我们不走,谁来闯!科学是要付代价的!医生工作,本就在风头浪尖上生活,一医成功有前人的辛酸。
让老爸深刻教训,终身难忘病例是一位老师的手术。老师是慕名来找我老爸医治的。老师64岁,依据病史及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这种病老爸开过千例以上,从未失手。1984年10月16日老爸在本院给老师行胆囊切除手术,术中发现胆囊内胆固醇结石23枚。手术进行很“顺利”,切除胆囊,解剖清楚,历时75分钟,无异常,符合B超报告,术后无渗胆,切口甲级愈合。但病人特别之处在于解剖先天变异,肝肠之间正常通道缺如,代之以胆囊及胆囊管,教科书上及医学文献,亦从未见报,B超也未发现此先天异常,故迟至术中仍全然不知。术后第3天,发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1984年11月9日行第二次手术,85年2月10日上级医院作第三次手术,未能挽救。为此老爸十分难受自省,医道充斥甚多未知和意外,遇此任何医生都难以避险。老爸常拿这少数几个痛心案例告诫自己,训诫前后同行,并写成医学论文《胆道手术中几个特殊问题的诊治体会》,用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鞭策自己今后工作认真,认真,再认真。学习,学习,再学习!化未知为已知。
四
患者,男,2 9岁,骑自行车时,右季肋部撞击于停放的板车手把,当即剧痛、感呼吸困难,心慌,一小时后送入老爸医院。经查,肝脾胰肾均正常,腹腔无积液。胸腹透视无异常。住院观察16小时出现右侧腰背胀痛及睾丸痛,提示为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于伤后28小时剖腹探查。进腹后见腹腔内有少量胆汁样液、胆囊、肝外胆管及肝脏无损伤,右侧后腹膜广泛水肿、绿染。作Kocher切口游离翻转十二指肠,发现其降部于乳头前上1.5cm处破裂∅1.5cm,肠液外溢,局部 及右肾周围水肿,组织坏死。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漏出肠液,修补肠 破裂口,毕氏Ⅱ式结肠后胃空肠吻合,48小时肠蠕动恢复,进流汁。 三周后两造瘘管造影正常,先后拔除两管,一期愈合。随访一年,无 并发症及后遗症。这例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腹 部损伤,早期因症状隐蔽,极易延误诊断。且手术复杂,高大上,考 验医生临床技术。要精准设计,一生难遇二例。手术台上,善思应 变,无规范可循,稍一闪失,危及生命,抢救成功率不高!本例是老 爸亲自手术,现患者还健在,生活正常。
五
患者,男,患黑色素斑点~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症候群病,十四年三次手术,老爸一人完成的。尤其是患者患极罕见的肠道、胆道双梗阻,十分难治。可能全球独一,世界无双!并发症是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往往要到青年时期。因系先天性疾患,又无根治办法,此病的预后,若处理得当,可以长期生存,唯需多次手术。并不妨碍寿命。在老爸细心多次治疗下,病人获得新生。老爸一生中,碰到的这样疑难危重病人很多。在简陋的基层医院里,几乎是自学的他,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使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六
1968年,在皖南一个深山小乡镇何湾,一个13岁男孩从牛背上摔 下,老爸出诊,发现该小孩右肝破裂,腹内大出血,要开胸才能完成 手术。肝手术,当年在大城市都是大手术,老爸之前从未做过。何况 在偏僻山村,连手术需要大量血液都无法保障。这时小孩已生命垂 危,时间不等人,救命第一,老爸艺高胆大。一方面老爸急中生智, 当时病人腹内在大出血,老爸大胆决定从腹腔抽取积血回输,首创混 有胆汁的腹血回输。而混有胆汁的腹血安全回输,他创造国内第一 例。(这里也有一个理论问题:肝血回输当时医学上尚极少论及,因 有胆汁污染,10年后,文献才有报道混有胆汁的血能安全回输,并在 后来的文献上陆续得到肯定的。)当时是形势所迫,也是老爸曾有过 一次腹血回输经验,(没有混有胆汁。另外宫外孕破裂的腹腔出血, 虽混有羊水,但也可回输,老爸经历多次。)那一夜,老爸立在病人 身旁,“车水战术”,从腹内把出血抽出来,过滤后再静脉输入,共 回输1 7 0 0毫升,赢得了时间。接着就在汽油灯下,老爸在山村卫生 院,就地全麻开胸开腹。手术,初战告捷,顺利完成肝修补手术。在 一个小山村,没有电、缺乏助手、设备简陋、药品不济、血品又少、 又无指导老师的情况下,老爸胆大心细成功完成他第一例肝脏修补手 术,这应算是一个少见奇迹。术后恢复顺利,终于救回了患者一命。 在那个时代,那样条件,那种技术,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这是当时中国的县医院,腹部外科水平的最高峰了,绝对前沿! 而在山村小镇简陋无电无自来水的手术室里完成这一手术,在中 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七
1965年10月,遵循“6.26”指示,老爸带队带领7(含内科一人, 护士、助产士五人和外科老爸一人)人组成巡回医疗队,去皖南烟墩 公社。虽然老爸是副队长,但队长是位年过半百的内科田医生,他当 年心脏不是太好,多半在家休养,在乡下时间不多,实际是不到三十 的老爸主持全盘,一连干了三个月。 在1965年最后100天里,没有电,没有麻醉师,没有助手,缺器材 少医药。老爸光杆司令一人,带着手术包、手提高压消毒锅,自己搭 建“手术室”。上面蒙块布,就是天花板,下面洒水,?避尘土飞 扬,汽油灯水电筒照明,就是一个“手术室”。以老爸为主角在此做 了大小手术612例次,无一事故,全部痊愈,创造乡村手术的奇迹。其 中开腹手术是121例次,手术遍及普外、妇科、骨科、五官等,手术有 胃、胆、肠、子宫切除,胆肠内引流,阴式全子宫摘除,膀胱阴道瘘 修补 …… 疝、痔、眼球摘除,不全流产急诊清宫等。这在当时医疗卫 生尚处落后,青毒素都奇缺的年代,100天多如此多不同类型手术,是 一项记录,也是老爸外科一次特别展示,创造。
与此同时,医疗队组织全公社6个大队卫生员分批脱产培训一遍,创建卫生村一个,为这个村建了两口水井,改变此地世代饮用“泥水”的历史。
对于老爸,忙,是属当然,三个多月工作,昼夜不分。老爸没离岗一天。虽离家也就几十里地,1个多小时车程,家中有老、有小,百日时间里老爸竟未回家一次。这么卖命工作,其实收入并不增分文,这种对工作投入精神,是现今不可思量的例外。
巡回医疗的某一天下午,在一位临时赶来的县医院唯一麻醉医生的帮忙下,老爸一人连台做了三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加盆底修补重建术(那是中国著名的大饥荒后,留下营养不良后遗症——三度子宫脱垂(实为盆底疝)的高发病例),也就是这同一天,老爸一直手术到凌晨三点,一人主刀做了十多例其他手术,在临时性“手术室”手术台上连续工作十七、八小时。直到如今,在中国也再不可能再有人单独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
为此,医疗队受到县、地区(市)表彰和奖励,在褒奖会上还专门安排老爸上台作了专题报告, 展览了老爸所用的“ 全部手术器械”,发了专文通告,并在全芜湖地区推广,这是对老爸最大肯定和奖赏。
老爸为前右2
在那段时间里,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病例。
第一例为不全流产大出血,血流如注,分秒面临危局,老爸出诊救急时,与一位助产士在三星大队她农舍家中给紧急清宫并快速补液,回天有术,救回一命。第二例为膀胱阴道瘘,手术修补,12天康复出院,填补空白,开创这一手术本地区的先例。
第三例是一中年妇人,患伤寒病肠穿孔并发腹膜炎(那时此类传染病盛行,近年来罕见),做了肠切除手术。她身无分文,给予免费。出院后老爸骑着自行车,携带由我们医生自掏腰包购得的礼品,再去青阳木镇她农村家中随访和慰问,是体现了“白衣天使”圣洁原味。
第四例是一个剖腹产,横位,子宫先兆破裂,不敢再转运,只得就地行剖宫产,办公桌上当手术台,顶上拉布挡灰,地面洒消毒水,吊上水,局麻下手术,成功救了两条人命。
当年医疗条件特别简陋,遇上急出诊,单枪匹马,就地手术,真是俗话说的好:艺高人胆大。
第五例是一病人脾脏破裂,老爸去出诊,也是在办公桌上为其就地成功作了脾切除手术。称奇的是腹血回输8 0 0毫升,克服无血源难题。这血,无须抗凝亦无法抗凝,是可输入病人的。但这是第一次、国内首创。路是逼出来的,“时势造英雄”,理论支持和认可,是后来才逐渐见诸文献。( 脾出血回输, 过去文献有记载, 但须“ 抗凝”,不“抗凝”是首创。不“抗凝”,是后来才逐渐见诸文献。)
八
76年7月28日那场旷世唐山大地震与老爸也有渊缘。8月2日,老爸被召参加芜湖地区(市)三人医疗队赴震区救援。三人到南京后,接到北京来电:伤员南下,各地准备,就地接纳医治,不用去受灾现场救助。于是,老爸被安在繁昌峨桥治疗点,带25人医疗队,当地再配25人后勤,接收100位伤员。老爸是队长,通管全盘,还有三个副队长和二位指导员(可谓一个强悍的领导班子),人员挑选也都是“精英”,直接受市县领导,一切为伤员的开支由国家包下来,是当时国家的头等政治任务。
老爸带几位医生到南京车站,上卫生专列检查、接收伤员,车至峨桥,大队人马在迎候,担架抬入“病房”,来的大多已无生命危险,主要是骨伤、筋伤,好在老爸还算得上是骨科医生,此时,从行政安排转而重点临床医疗,几个月下来,逐一使之恢复,并派医生全程护送回原籍。这是对这场震惊世界、付出24万人生命、罕见的自然大灾害的做了自己一丁点贡献,老爸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
这一年,中国多灾多难,国家主要领导人,继周、朱作古之后,就在这全国闹地震的国难当口,9月9日,毛——中国一号人物,也溘然去世,给全国人民撒下了阴云,中国前景如何?人们茫然!
老爸当时身在客地,担负这一重任,管理100个伤员和50个工作人员,本地也在闹地震,工作人员自己和家人安危和牵挂,加上国家的“家长”们相继辞世,可以想见,人们心头,抑郁、无望!老爸发挥全身解素,以身作则,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交了一份完满答卷。
老爸为中左五
九
文革武斗期间,各派武装割据,交通中断,医院停诊。但子弹是不长眼的,枪伤是乱来的,穿肝、伤肺、伤血管以及肾、肠胃等,也只得就地手术。肝、肺修补术,尤其是脑外伤,老爸也就是那时被逼上路自学成才实施的。
在各方面环境条件极差状况下,老爸倒也救了不少人的命。好歹有功无过( 真的救不过来, 也少有问责的。当然, 多数还是成功的),这让老爸长技术、练手艺,成就一身本领。
由于武斗,医院半瘫痪,空时多,老爸系统地阅读学习医学专著、英语,并补全了大学医学基础理论,使老爸在医学理论上也有了一次飞跃,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又出真知,老爸无论理论还是实际应用以及经验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革武斗造就外科人才,算是一奇迹,这也是另类的黑色幽默。
十
老爸从医六十余年来,手术无数,在实践中他常有些小改进、小
创新、小突破,都取得十分好的效果。
a.除特殊需要外,老爸所做的上千例以上胃切除基本废除预置胃管(书本上要求预置),无失败病例。这就要求精良吻合,完善止血,术中排空胃残物以及术后严密观察,极大地提高了病人治疗的舒适度。
b.泛发性腹膜炎,在除去病灶及感染物之后,废弃腹腔引流,减少术后粘连。关键是术中彻底冲洗拭净。因引流物在腹腔内很快被纤维蛋白粘堵失效,徒增病人痛苦。诚然如胰腺炎、腹腔脓肿等,预计有持续溢漏者,则需双套管负压引流。
c.包皮环切术,常规术式,内外板对合不良,血肿、水肿和拆线困难等,都困扰医患双方。老爸予以改良,局部静脉麻醉,止血带下整齐切割,完善止血,人发或可吸收缝线缜密缝合,可获术中无痛、对合良好、愈合快、免除拆线等优点。
d.肛瘘挂线疗法或切除敞开,均令病人蒙受术后痛苦,且恢复期长。老爸用长效麻醉(局部注入稀释的亚甲蓝),一期切除缝合,大都一期愈合,缩短疗程。
e.控制外伤感染,关键是首诊的彻底清创,而不是依赖引流和抗生素。大量清水冲洗,消除异物及失活组织,认真消毒,无张缝合,若术后炎症反应,局部辅以酒精湿敷,用或不用抗生素,按此,6小时内的外伤,几可消除感染。
f.腹股沟疝修补,重点在腹横筋膜,以改良的Madden术式代替传统的Bassini法,大大减轻病人术后张力缝合的痛苦,也有利于愈合,且复发率大降。
十一
老爸聪慧,不但手术做得好,文章也写得得心应手。
老爸虽是中专生,但因手术高超,论文丰产,英语熟练,虽无官职,但中级职称、副高、正高都评的很顺利,没有疑义。
但不少同事(不包括领导)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有的水平不行,有的论文不够,虽然大多学历比老爸高,但就是评不上正高。
老爸对此很有异议,他认为有几个朋友,临床手术水平很不错,但不太会写文章,没有论文,就被卡着评不上。
老爸认为临床工作是实践性东西,尤其是外科,需要手巧有悟性,要多做多看,才能提高业务水平。临床不是搞科研,而且病人那么多,那么忙,值班接着值班,手术接着手术,大家都忙得喘不过气来,又不是教学医院,哪有时间坐下来申请课题、搞科研、写文章?
临床医师需要大量病例的训练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把科研任务和临床工作混为一谈,让许多临床经验丰富和技术精湛的医生被论文卡住而评不上职称,这是很不公平的。
一个以临床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性职业,要求论文而不要求临床治病水平,有点荒唐。
老爸是个热心肠,急公好义的人。
有一次他对两位外科水平很高,评职称卡在论文上的朋友说:我替你们写几篇文章,你们拿去修改指正后,再以你们名字去刊物发表吧。老爸说干就干,很快把几篇新写的医学文章给了两位。
果然,经两人修改的文章发表后,很快评上正高,后来他们都成为医院的台柱子,是手术台上一把好手。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老爸每每谈起,没有后悔老爸虽然有违规,但他只是怜惜人才。
助人为乐,成人之美,尽量为他认为值得人才,铺铺路,搭搭桥,这都是他很乐意做的。
他们每一次进步,老爸都要和我唠叨好几天,兴奋之意溢于言表,十分骄傲。
十二
我们曾经的邻居慧姐是这样描述老爸和我们一家:
我是小慧,少儿时曾与汉阳一江水一家是邻居。我父亲是黄埔军校后期学员,五十年代因历史反革命进了大狱并迫害至死,母亲是师范生,但剥夺了做教师的权利。我们是典型的黑五类家属,妈妈不断遭到批斗,子女按规定不能上中学。我算幸运的,因是女生缘故,还能上中学,总算高中毕业。大哥根生是跑到偏僻乡下才勉强读了初中,二哥根宝小学毕业时,政审把他刷下来,连初中也不让上。在那艰辛苦难严酷无助年代里,我的邻居李叔叔一家一直很关爱我们,外婆潘奶奶还认我母亲为干女儿,没有一丝歧视,让我一家倍感温暖。
有病找他们家,没得吃找他们家,有困难找他们家,凡事都找他们家来帮忙。李叔叔串门时经常看我家米罐子有没有米,没有了他就送来了米,有好吃也会给我们送来,需要帮忙时总是尽力帮忙,我们两家小孩也像亲兄妹一样相处,这些我是永远也忘不了。
李叔叔,是我们这个皖南县城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李叔叔五官周正,一表人才,长相清秀,很有古时秀才风韵。他爱读书肯钻研,天赋极强。腹外,胸外,骨科,眼科,五官科都涉略精通,自学成才。那个年代,年纪不大,李叔叔就是当地外科手术一把刀,在那片天下声誉日隆。我现在时常回想过去的岁月,很想念李叔叔他们一家,想到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在李叔叔夫妇身上,真正体现到人类最珍贵的友爱和仁慈,他们就是我妈和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全家的大救星,我终身难忘。青少年时期的我,有时真的感到李叔叔就是我的父亲,他对我及我一家关心备至,我从小就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遇到李叔叔一家是我妈的福分,更是我一家人的福分,有这样的邻居,我心里充满幸福。感恩上苍派来李叔叔潘阿姨这样的神灵,一直护佑着我们家全体人员。我小时候体弱多病,那是由于营养不良贫困造成的,在缺食少粮,无钱治病的年代,几次大难不死,活到今天,是我的邻居李叔叔和潘阿姨救过来。
有一年,我得了急性肝炎,很重。妈妈带我找李叔叔诊治,李医生通过检查和询问,得出结论,急性甲型肝炎。李叔叔说:保肝治疗,不要吃任何药,因为吃药给肝脏再次伤害。肝脏已经生病不能正常解毒了,再吃药的话会火上浇油的。不要乱花钱,现在猪肝便宜,我给你弄点猪肝吃,增加营养多休息就会好的。我按照医生的嘱咐,没多久甲肝真的好了。这件事,在我少年时代留下了很美好的记忆。
李叔叔妙手回春,手到病除,对症食疗,可敬可佩。几年后我下乡,因为穷,也不太注意卫生,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不带手套。我们用框子将奇臭无比、经过发酵后的杂草肥料挑到田间,然后用手抓着散开,就这样不干不净的生活。其实当地农村很多人面黄肌瘦,不知道何原因?估计大都可能得了肠虫症,寄生虫虫卵进入寄生于身体,久而久之大量繁殖,总有一天要爆发的,这都是愚昧落后和无知以及生活极度贫困造成的。我也不例外得了肠虫症,期初主要症状肚子隐痛,两条腿上布满红血点,农村医生说是过敏,吃了大量的抗过敏药,一直不好,一拖就是一个月。没多久我极度消瘦又没力气,生命垂危,眼看就要归西天了。妈妈赶过来一看,吓坏了。我肚子上还起包块,人也完全变了形,妈妈很着急了,流着泪立刻找来她的好友和曾经的邻居李叔叔和潘阿姨,两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他们在我肚子上一摸,说是蛔虫,用现代医学名词解释我那个病叫做“蛔虫过敏性紫癜”,上帝又饶了我一次小狗命。我像小猫咪一样有九条命奥!赶快吃了两片驱虫净,第二天我妈倒马桶时惊呆了,里面全是蛔虫夹着血液。第三天我肚子不痛了,身上的血点逐渐消退,立马又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大姑娘了。李叔叔和潘阿姨诊断正确,药到病除。由于他们的高超医学,我的生命得以挽救。李叔叔一家对我家的恩情,我永远无法报答。
祝李叔叔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小慧母女与汉阳一家水一家合影
十三
老爸虽然已经8 8岁高龄,但他对新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从未减退。他对新知识、新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非常强。老爸思想开明,勤于思考,不墨守成规,追求卓越,总是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从电脑、手机、互联网到智能化应用,老爸总是敢于尝试和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他常说,要想不被这个世界抛弃,就必须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停滞不前,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观念,这是老爸一生的追求。
自从O p e n A I公司的C h a t G P T问世以来,老爸就一直对它充满兴趣。他几乎每天都会向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老弟立委询问ChatGPT的使用范围、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为了让老爸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使用ChatGPT,不久前立委给他试装了一个。在试装过程中,老爸头脑清晰,能够准确无误地键入各种复杂的口令和操作。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老爸的精神状态和思维能力都非常出色。
随着LLM各家应用落地的加速,未来各种智慧家居功能也将无缝对接,人们的生活将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很多时候,人工智能甚至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高度。虽然国内人工智能在研究领域上落后于欧美国家,但在应用落地方面却一点也不差。而且,国内的人工智能普及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这让老爸有了更多机会尝试和应用各种最新的科技产品。他在家中试用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和软件,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老爸在使用chatGPT
除了对最新科技的关注和应用,老爸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AI应用追随者。他热衷于尝试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和软件,从中获取便利和乐趣。无论是智能家居、智能助手还是自然语言处理软件,老爸都有浓厚兴辆。他的这种积极态度和学习能力让我们这些下一代人也自愧不如。
老爸赶上了一个科技大爆炸的时代,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伟大的时代。他现在使用的是苹果15pro手机,这是当代最新的产品之一。他还拥有iPad上的最新翻墙软件以及ChatGPT等最新的科技软硬件。全国也找不到几个这样配置的老人了。“顶配”的老爸,88岁依然不掉队,依然走在最新科技的最前面。
老爸的这种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更是为了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力。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老爸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他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
结语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伴着我少儿时成长的劳累疲乏背影,总在眼
前呈现,历历在目。这常让我回想起老爸当年工作生活的情景,许多事已
过去半个世纪,却时时萦绕于脑海,烙印在心里,让我感动,赋我力量,
给我温暖。
老爸,您是我的榜样,您是我的骄傲,我爱您!
祝老爸八十八岁生日快乐!
作者与父亲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