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阳一江水、立委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汉曹操的《龟虽寿》
老爸生于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三日,农历九月二十日,属鼠,按照我们当地习俗“虚”一岁计,今年正是八十八岁。
老爸姓李,名名杰,字豪,号翠生。出身在家道中落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生活贫困,苦难与艰辛一直伴随他青少年成长过程。因为贫困,没有进入大学学习,成了他的终身遗憾。一九五六年三月老爸从芜湖卫校医士班毕业,一直从事医务工作达六十七年之久,一九六一年老爸开始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至今也已超过一甲子。其中南陵县医院供职29年,芜湖长航医院22年,中铁芜湖医院16年。老爸年近九十,仍退而不休,没有完全放下工作。他眼不花、耳不聋、手不抖,干起专业扎扎实实、做起事来认认真真、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查资料,看文献,始终关注外科最新进展。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至今仍上台手术。并且赶上电子化处理医疗文书时代,他能熟练掌握,毫不落伍。人老不失戎马志,老有所为,尽职尽责,是个永不知倦的老爸。
老爸以行医为生,以救人为本。在半个多世纪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凭着他过人的才智、精力和手巧,因地制宜,胆大心细,给无数患者带去健康,从死神手中夺回众多生命,让许多笼罩愁云的家庭重拾欢笑。
老爸在基层默默工作,一个中专毕业生,没老师教,没导师带,自学成材。医技来自个人 领悟,“老师”就是医学书籍,天资、聪颖、勤奋,一腔热血成就了自己的医学理想。在穷乡僻壤之地,在知识分子受排挤的年代,创造了他自己辉煌。诚如老爸所说:“我的外科生命,堪称最长,手术数量亦多,手术科目也广。”老爸还说,当年他在基层做的不少手术,难度很高,这些手术至今还站在外科前沿,很是不易。比如肝、肺手术,比如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比如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修补手术等,这些手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省内都很少有医院开展。而老爸在简陋的基层县医院就独自开展这类手术,并全获成功。
老爸从事过腹外、胸外、骨科、妇产、神外、泌外、五 官、眼科、放射和麻醉等各科工作,完成各科不少高难度的四级手术,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腹外的急性胰腺炎等手术、,胸外的颈动脉瘤切除吻合等手术,骨科的骨髓炎到胸椎、腰椎结核等手术,泌外的肾蒂淋巴结剥脱等手术、,妇产的子宫、卵巢等手术,神外的颈动脉瘤等手术,五官的鼻泪管吻合等手术,眼科的白内障、人造瞳等手术以及各段硬膜外阻滞麻醉,颈丛、臂丛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脊髓麻醉,插管全麻及静脉复合麻醉,老爸都能熟练掌握,游刃有余。老爸所掌握的医学门类之全,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在现今国内,乃至国外,也难找到第二。
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条件下,给老爸一个难得的施展空间,并提供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和天赋的机会。面对源源不断,农村各类经济匮乏的农民兄弟患者。不救治就是死,治疗总比自生自灭、听天由命好许多,老爸有充分自主权。有多大精力 就有多少工作,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有几台手术,凭着出 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医德,凭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爱,凭着毅力恒心、勤奋刻苦、执着坚持,老爸成为出色的大外科医生!老爸把握一瞬即逝的机遇,常常突破禁区,在一亩三分地崭露头角,屡屡取得不凡的成绩,终于登上了基层医院普通临床医生的顶峰。
几十年除手术外,老爸回家就是一头扎到医书里,废寝忘食,很少见他休息,是个标准的工作狂。我们一直觉得,老爸就是时代造就的现代华佗,就医疗面之广、救助病人之多、服务时间之长,基本是前无古人(maybe 除了华佗),后无来者。
外科医生需要悟性,手指手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当重要,老爸仿佛是天生做外科医生的料。老爸特别好学,胆大心细,慧根极高,勇于创新,有学外科的天赋,一看就懂,一点就通,手术做得赏心悦目。中青年时期尤为特出,练就有一身绝技。另外,他的团队精神极佳,他带教的下级医生,无不严谨、敬业、精益求精,培养了一批医疗骨干和专家。
一上了手术台,老爸似换了一个人,从容不迫,施展自如,飞速下刀、稳准剥离、显露宽敞、术野清晰,老爸手术做得漂亮利索明快,深得同行、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多年下来,老爸名震四方,求医者络绎不绝。甚至上一级医院外科主任的亲属需要手术,主任也来找老爸“这把刀”主刀才觉得放心。立委当年认识一位农村青年医生,由于不能施展,而厌倦行医,转报英文师专,当谈起老爸的医术,却充满钦佩:“你知道么?你爸爸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医生。许多省立大医院尚未开展或普及的大手术,你爸爸也能做。”他给立委讲解一些案例,立委也不懂,但是我们心里明白,老爸一直在超越自己,向越来越复杂的手术攀登。后来,跟老爸谈话时,我们问他还有哪些疑难手术,想做而做不成。老爸说,能做的差不多都做了,但是有些手术,比如显微外科,断肢再植等,对于器械要求太高,当年县医院没有这种条件,只好遗憾了。另外,干细胞再生医学,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工程减少或逆转老化细胞,精准医学与个性化医学,这些属于医学研究范畴,我这个基层临床医生只能望洋兴叹。而尤其称奇的是我们家至亲的所有手术,都是老爸亲自包揽主刀的,这需要很强的自信、果敢和心理素质。
文革后,职称晋升恢复,老爸从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路走过来,从来都没拉下,总是一路顺风。老爸,在他一生前后任职的三家百人以上的二级医院里,是唯一外科主任医师,就是全院,正高职称,难有一、两位而已!而他的中专同学,几乎没有升正高的机会,即便同时代的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在二级医院绝大多数也无缘斩获正高职称,基层医院,要求更苛刻,论文、临床、英语一样不能少,还有指标限制,一般只有内、外科各一指标,没有过硬的条件,宁缺勿滥!可见,老爸,在同辈人中,凤毛麟角,出类拔萃!”
时代造就人,爸爸没上过小学、没上过高中、没上过本科、更没上过研究生,正式教育只有初中和医士中专这两张文凭,主要还是靠无数的医学实践,摸滚爬打拼出来,凭实力顺利晋升普外主任医师,终成一代全科名医。
医生受人尊敬,但却是清贫的。生活苦点,倒也无所谓,老爸的难题是,到哪里去攒买书的钱呢?那些大厚本的专业书籍《外科学》、《骨科学》等,定价不菲,却是工作必不可少的。谁能想到,许多医书是爸爸瞒着家人卖血换来的。一次抽300cc鲜血,当时的价格30元,这可是平时半年也难攒下的钱啊。老爸总是轻松说:人有造血机制,失点血无碍。医生常有紧急情况下自己输血救病人的例子,我在行医过程中也曾有过多次。但靠卖血去购专业用书,古今中外应不多见。一个时代,一种活法,一个享有盛誉、对医术精益求精的医生非卖血不能拥有医书,这样的事,古今中外,大概也只有那个特定时代才有。
2007年6月3日,老爸经历一生最大一劫。老爸突然吐血,那莫名的高烧竟达摄氏40度,自诩“不老不衰”的老爸,一下被击垮了,出血总量估计有2000毫升以上,当即病危十分凶险。急诊收医,诊断为“胃腺癌,低分化”,21日在武汉行大手术,作了全胃加胆囊切除(原有胆结石),终于闯过生死这一关。他操劳一辈子,一直退而不休,仗的就是身体好和心态好。没想到平时不生病,一病吓死人,这次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他健康的拐点。
老爸是我们全家的主心骨,身体清瘦健康,无不良嗜好,更没住过一次医院,一直比同龄人显得年轻。很多大风大浪闯过来,人生很精彩。总算坏事变好事,老爸这次急病倒下,对病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利。得以宽心的是老爸得到了最好的医疗条件,家人也多在身边照顾。老爸术后恢复很快,但人比手术前明显苍老,经过大半年休养,才慢慢恢复底气。现在说话很有力气,精神仍很旺盛,还常常上台做手术,我们全家人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老爸现在半退休在家,平素身体清瘦健康,一点不像88岁的老人。虽依旧清贫,但生活有条不紊,仍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学之心。虽不再开车,但对于科技最新动态好奇心不减,今年二月还在问立委 open AI 和 chatGPT 的词源和背景。手机电脑玩得比许多年轻人还熟,去淘宝网订购,在滴滴打车上叫车,到美团那里订餐。同时经常查阅英文专业资料,吸收新知识,不断进取。长年的博闻强识,他的英语普通词汇量跟立委这英语“科班”出身的也有一比,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老爸大病之前,退而未休,青春不减,宝刀不老,手术、开车、上网、写回忆,还有下棋对弈,乐此不疲。大病开刀后这十多年来,虽体质下降,老爸终究丢不开他从事一辈子的至爱——临床医学,他丢不下他的本行,仍然没有最终选择下课,颐养天年,还是在临床一线工作,发挥余热。
现在老爸基本上放弃普外以外的其他相关专业工作,如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老爸坚守这个普外阵地,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永不落伍,永葆“青春”,而他的多学科的临床经验,一直能为社会奉献,能为病人解忧。
医学,这是老爸终身无法割舍的情结。
老爸性情温和,与人为善,为人正直,待人热情。问病十分认真,不烦不躁,回答耐心细致,亲切和气。无论病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倾尽全力给予医治,真正体现医者仁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老爸思想开明,观念前卫,对子女平等交流,从无训斥,更无打骂,也不给委屈!总是疏而不堵,循循善诱,身教言教并举。子女各自发展,是他最大的安慰,孙儿辈的成长花絮,更给他带来许多欢乐和满足。
本书是老爸文革后的部分医学论文,虽挂一漏万,还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从医经验和理论总结,是为不朽的丰碑!老爸这些论文诠释了一位基层医院的医生如何百炼成钢,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表达一位医者的底线、良知、责任、担当和使命,彰显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风采和“悬壶济世”的深刻内涵。
最近在整理结集部分医学论文时,老爸回顾60多年所走过的路程,不胜感慨和自豪。虽然他的论文都是他临床上经验总结,科研成分含量不大,但实用性极强。论文文风严谨,格式规范,是老爸医疗实践的结晶和理论升华,具备一定的传承价值。老爸一生展示出的追求卓越、精诚为医的风范,勤学不辍、孜孜不倦的精神,谦和为人、正直仁善的情怀,更是我们后辈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由于时间跨度太久,论文寻找难度极大,遗失不少,我们尽可能收集老爸过去的医学论文,汇编成册,作为生日礼物,献给八十八岁生日、从医六十七年的老爸,祝老爸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老爸与作者汉阳一江水和立委
李名杰:医学论文集(内部刊印2023)
李名杰:医学论文集英语电子板
咸昇、名杰、汉阳一江水、立委:《李家大院》(内部刊 印 2022)
汉阳一江水:《小城青葱生活》(内部刊印 2022)
汉阳一江水:《江城记事》(内部刊印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