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兴趣的话,准备在群里讲一次语言的形式手段的话题,这是语言学的基础。是 hard-core 语言学,不是电脑学。 一觉醒来了,有精神,有三个呼应,就开讲,谈为什么语言掌握得多的人,或语言学受过训练的人,看到的更多是语言共性。
独: 期待
黄: 呼应~
qj: +1
迈: +2
学生算半个。好,三个半了。可惜毛老,洪爷,雷司令,白老师和尼克等没在。不管这些IT达人了,咱们开讲语言学202。
各位都学过电脑语言,也都会自然语言,可以做个比照。作为符号系统,语言说到底就是以形式来反映内容。语言的不同是形式的不同,内容一定是相同的,否则人不可能交流思想,语言的翻译也就失去了基础,这个道理老少咸知。
那么什么是语言形式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入语言学了。
如果我们要把内容和形式分开来研究(当然是分不开的,但是理论上可以,否则就没有乔姆斯基革命了),什么是语言形式呢?乍一看语言,不就是 string 么?语音流也好,文字串也好。这个回答不算错,但那是太直观的答案。这个string是有单位的,所以至少可以说语言形式是一个 list of items,items 就是词(more precisely 词素)。list 就是词序。
所以,作为第一个抽象,我们至少得出了词序(word order,有时也叫 linear sequence)是一个重要的语言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另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词,不过这个还不太够意思,太直感,不够理论,没有抽象。
顾: 语言形式是否是将语言用有限个确定元素进行表示的方法?
可以这么说,问题是词不能算有限的(finite)的单位。
穷举很难,而且即便列举了,也无法抽象,没有抽象,就没有掌握,人不可能学会语言,人脑不比电脑,记忆力可怜。所以,探究语言形式要研究词是个什么玩意儿。这就进入了语言学最基本分支了,叫 morphology,可以称 small syntax,就是一个词范围内的结构。对于有些语言,morphology 很繁复,譬如俄语,拉丁语。对于有些语言,morphology 很贫乏,或者可以说没有 morphology,譬如汉语,英语。
撇开这些语言的元件中的构造性差别,我们在研究“词“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差别是它的两大类别。一类叫实词(notional words,or open-ended vocabulary),原则上是一个开放的集合;一类是虚词或小词,即功能词(function words or closed vocabulary),是可枚举项。
这个分类很重要,因为作为语言形式,能够掌握的必须是 finite 的集合。对于功能词,因为数量有限,没有问题。功能词就是介词,连词,疑问词,感叹词之类,其实延伸一下也可以包括前缀、后缀等材料(叫语缀),在所有的语言中都是有限量的,出现频率高,可以死记的。它本身就是语言形式,原则上无需抽象(虽然也给他们简单分类),因为可以枚举。
黄: 所以也可以叫做闭类词
qj: 这个词分类对所有语言都适用吗?
对,所有语言都是这样的。欢迎毛老,这下可热闹了。
到此,我们至少得到了三个具体的语言形式了:1 词序; 2. 小词; 3 词缀。语言的不同不是形式的不同,而是形式的倚重和比例的不同,下面还要讲,这才是有趣的语言学。那么实词呢?实词当然是语言形式,但是因为是开放集,必须给他们分类才好形式化。除了成语和习惯表达法,一般来说,你总不能用枚举的办法为每一个实词写规则吧(真有这么做的,在很窄的领域),人脑也是在实词词类的基础上总结抽象的。实词于是有大类(Part of Speech), 名(noun)、形(adjective)、动(verb)三大类。副词(adverb)一般不算单独的大类,往往是形容词派生而来,或者与形容词同形。只有少部分原副词(original adverbs)属于小词的范畴,可以枚举。
实词三大类还是太粗,对于语言的抽象和掌握不够用,于是可以进一步再分类。特别是动词,有一种很重要的句型再分类叫 subcat(subcaegorization),是重要的语言手段,就是区别所谓单宾语子类,双宾语子类,宾语+补足语的不同子类,等等,所有的大辞典后面的附录都有的。再进一步,词汇的语义分类(lexical semantic classification,人啦,动物拉,家具,地点,机构等的分类)也可以加入进来,作为语义的形式化手段,可以用 WordNet 或者董老师的《知网》,这就把语义甚至常识偷偷引进句法了。
总结一下语言形式,1 词序, 2 小词, 3 词缀, 4 词类(包括子类)
张: 在吃火锅间隙,忍不住看了讨论
qj: 正好是晚饭时间。这些宾语子类都是limited的吗?
子类当然是有限的,分类的目的就是让理论上无穷的词汇,转变成有限的分类(包括子类),以便掌握和运用。朗曼词典列出的英语 subcat 类有30多个,牛津大辞典好像列出了20个左右。大同小异,颗粒度略有不同。其实常用的动词句型子类也就是不到10个。汉语的传统词典不列句型小类,但是语言所后来出的《动词用法词典》,还有《汉语800词》等,开始分子类,并标注了。
qj: 恩 英语的规则比汉语更加清晰简单
毛: @wei 这里正好是晚饭时间,你那已是凌晨3点,要不你先睡一觉,醒来再接着讲?你这个应该作为一个大课题开讲并讨论才好。
黄: 汉语800词不错
我睡醒了,才想到开讲的,没关系,你们吃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
语言形式这么一分,自然语言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管它什么语言,不外乎是这四种形式的交错使用,比例搭配和倚重不同而已。所谓语法,也不外是用这四种形式对语言的现象及其背后的结构做描述而已。
白: 正在包饺子,很感兴趣伟哥会把枯燥的句法讲得多么生动。
白老师指正则个。
毛: 刚才@Sophia 说英语的规则比汉语清晰,这一点我觉得就值得讨论,因为我一直认为文言的规则不清晰和岐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近代的科技进步。
对,毛老,英语确实比汉语清晰,德语法语又比英语(虽然英语是从的德语法语杂交而来的,“不幸” 的是后来走了汉语的道路)清晰。这里的所谓 ”清晰“, 是指这些语言有显性的形式来表达结构关系, 而汉语缺乏这种显性形式,因此做汉语自动分析就显得难。什么是显性的形式?譬如词法范畴的名词的性(gender)、数(number)、格(case),动词的时(tense)、体(aspect)、态(voice)。这些词法范畴是以显性的后缀(词尾)形式来表达的。但是汉语没有。
毛: 如果是跟白话文比呢?
qj: 我就是那种学起文言文大脑一片混沌的人。学过英文的语法结构 以后反过来看当代汉语 反而思路清晰一些
毛: 前几天也曾讲到过一个,文言除在古代可以降低成本以外,实际上仅对艺术有益,对于科技发展则害处极大。
文言更加缺乏显性形式。文言虚词就那么几个,不如现代汉语的小词丰富,因此比现代汉语更难(将来退休以后,准备就做文言 parsing 玩儿)。现代汉语的形式化相对容易一些。
黄: 语法在汉语中的作用不像英语规范(虽然英语也是soso),因此语义的研究尤为重要。
对。再回来看一下形式的分类:1 词序 2 小词 3 词缀 4 词的分类
黄: 有朋友在做文言机器翻译文到现代文的机器翻译。
毛: 由此又影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艺术性强都科学技术逻辑都很欠缺。
凡是 morphology (各种词缀)复杂的语言,通常不需要运用词序的手段,也较少依赖小词。譬如俄语,还有世界语(Esperanto),“我爱你”,就三个词,可以用六种词序表达,排列组合。
黄: 世界语不能算是自然语言吧。
世界语算是准自然语言。诞生不自然,发展自然了。为什么语序自由呢,因为有宾格这样的后缀形式,跑到哪里都是动宾的关系。当然就不需要依赖语序的形式了。
回来谈为什么汉语不如西方语言严谨?因为汉语发展过程中,没有走语词综合(利用语缀)的道路,而是坚持在分析(利用小词)的道路上走到黑。从语言学的高度,语缀也好,小词也好,其实也都是差不多的材料(形式),但是,语缀的范畴化,比起小词,要发达得多,因此严谨得多,也冗余得多。可以举例说明。
毛: 有没有人研究过语言跟民族文化与民众性格之间的关系?
肯定有,不过我眼里只有语言和语言学,从来不敢发散。一辈子就想这一件事儿,搞得都有点条件反射了,跟洪爷似的,什么 input 都映射成诗歌,我是什么 input(语言形式)都自动转成树了。管它显性形式还是隐性的形式,全部映射成所谓逻辑形式(logical form),即带有丰富节点信息的结构树。
毛: @wei 你的条件反射就是通过有限自动机完成的。
什么是隐性形式?隐性形式就是词类和各种子类。为什么说是隐性,因为需要标注才能显性化、形式化。那些词本身并没有这些标记。如果用显性的后缀“标注”了,那就成显性了。譬如,“兄弟” 在汉语是名词(noun),这个是词典标注的,或者是 POS 程序标注的(如果有歧义的话),不是这词本身的印记。但是 frato (兄弟) 在世界语就不需要词典标注,因为有名词后缀 -o。再看 汉语的复数 “兄弟们”,这里用了小词“们”,世界语呢,用后缀 -j,fratoj。乍看,这不一样么,都是用有限的语言材料,都是显性的表达。但是,汉语的复数概念表达是有时候显性有时候隐性,这个“们”不是必需的,而有数这个范畴的西方语言(包括世界语)却是永远的显性,那个后缀是不能省略的。
“三个兄弟没水喝”
这里的兄弟就没有小词“们”,而且汉语文法规定了不允许在数量结构后面加复数的小词,硬把显性的表达转变成了隐性的表达。这样的语言是不严谨的,因为信息冗余度不够。换句话说,严谨的语言较少倚赖上下文来确定其结构语义,不严谨的语言离不开上下文,兄弟的复数意义需要上文的数量结构。
汉语的小词是从古汉语的实词虚化而成,这是语言的进步。
毛: 所以乔老爷的CFG解析更适合用于结构严谨的语言。
好了,今天大概就是讲透了一个主题,什么是语言形式。从这个基点,以后可以讨论很多话题,包括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世界语美不美妙不妙,西方语言为什么更加严谨。
RW: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有无语言形式变化?如果有,系统地体现在哪几点?
qj: 如果语言无比严谨没有歧义, 各位也就没有这工作机会了也没得争辩哈哈哈
北: 如果无比严谨, 那就是计算机语言了 世界上觉得程序比小说好看的人是有 但是太少了 根本无足轻重
毛: 语言没有变化和差异,是否正是能够更好更忠实地表达思想的变化和差异?
毛老思维太活跃, 跟不上您. 今天这一讲就完了,现在算是闲聊,借题发挥。
毛: 哈哈,多谢立委一觉醒来忽然心血来潮,这个话题太有趣了
顾: 是否所有的思想,皆可用一种语言表达?
本讲就讲了一点:形式有四种,语序,小词,词缀,分类。只要从这四点出发,很多现象就可以解释。语言大不了就是围绕实词的概念,用这些手段连接起来,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意义。
其实“语言形式”这个话题,还没引申来谈,谈起来还有很多有趣的东西,譬如语缀与小词之间的关系,相互补充和替代的作用,语言发展中倚赖语缀的综合道路,以及倚赖小词的分析道路,以及两条路线的斗争,等等,以后有闲再谈。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