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灸法专家周楣声主任医师创造的“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及西医局部封闭对照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7例,证明点灸疗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187例,其中男117例,女70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以20~50岁者为多见; 病程均在3天以内,以6小时内为多。肘部损伤12例,腕部损伤14例,腰部损伤76例,膝部损伤16例,踝部损伤69例,以腰、踝部损伤多见。本组病例全部选择闭合性损伤,并以软组织损伤为限,主要是急性肌肉扭伤,不包括急性韧带挫伤、韧带断裂和各类骨折、骨裂,并剔除急性椎间盘突出。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放射至邻近部位,肿胀、乏力,功能减退或消失,活动受限,损伤之关节不能作全幅活动,被动拉伸。做最大静力收缩和重复损伤机转时,疼痛均显著加重,多可在一条或数条肌肉处查到固定压痛点,肌肉损伤能摸到紧张性痉挛。其中灸疗组113例,局封组74例。
治疗方法
1. 灸疗组 取穴原则为在损伤部位上下、周围循经选穴,局部损伤部位,从背部寻找阳性压痛点。三者均是本病选穴的思路。肘部损伤取手三里、曲池、肘髎、尺泽。腕部损伤取阳溪、阳池、阳谷、外关、大陵、支沟、太渊。腰部损伤取肾俞、委中、昆仑、腰阳关、秩边、殷门、命门。膝部损伤取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梁丘、血海、承山、委中、膝眼、犊鼻、曲泉、梁门。踝部损伤取昆仑、太溪、申脉、解溪、悬钟、丘墟、中封。同时加用局部损伤部位和背部阳性压痛点。将点灸笔点燃后,右手食指和拇指挟持药笔下1/3端,左手将备好的药纸平铺覆盖在穴位上,用点灸笔隔药纸对准所选穴位雀啄样点灼4~5下即可,避免将药纸燃穿,防止造成烫伤,灸后患者自觉局部不痛或仅有蚊咬样微痛,局部皮肤无改变,或微红润。灸量以轻重适中为佳,重则易烫伤皮肤起水泡,手法过轻则达不到治疗目的。灸后局部穴位可搽薄荷油,以防发疱。若不慎而烫伤发疱,可用绿药膏外搽或自制蟾皮油膏搽拭 (蟾皮 6g, 冰片 6g,麻油250g,将蟾皮、冰片研粉浸人麻油中,7天后可用),每日数次,3~5日后可愈,不留疤痕。每日点灸2次,3日为1个疗程。
2. 局封组 取1%利多卡因2~10ml加地塞米松5~10mg,据不同损伤部位及年龄大小酌量注射治疗。如腕部损伤一般注射2~4ml,而腰部损伤则可注射5~10ml。其要点是必须使药液注射到肌肉于骨骼附着点内,腰部则将其注人骶棘肌肌腹中,而不可仅注人皮下疏松组织中。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统计学处理 x平方 = 16.68,P < 0.01, 点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局部封闭组。
体会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多发病,尤以腰踝部损伤多见,西医较优良方法常是局部封闭疗法,以促进瘀血吸收,肿胀消退,并阻断局部恶性刺激的反射弧,增进无菌性炎症的消退以达到止痛和恢复功能。实践证明,点灸疗法在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后,能使损伤之肌肉组织在发生节律性强烈收缩后转为松弛,能改善患处的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使气机通畅,血脉调和,经络通达,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从而使本疗法具有解痉消炎,消肿止痛,尽快恢复受伤部位功能的作用。
收稿日期 1998-06-09 齐丽珍发稿
作者单位: 241000 芜湖,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杨缜); 芜湖长航医院 (李名杰)
原载《上海针灸杂志》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