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明秀 许竞斌 李名杰: 在基层公社卫生院开展椎间盘摘除手术的体会

安徽省第三届骨科学术会议交流资料

南陵县卫生进修学校丁明秀
指导者:许竞斌 李名杰

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是一种公认的病因疗法。现在,在县以上的医院这种手术已相当普及,但在基层公社卫生院仍开展较少。于1974~1980年间,我们在许竞斌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在公社卫生院共做腰椎间盘摘除手术104例; 术后经2~8年的随访,绝大多数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在条件较差的基层卫生院如何提高手术效果问题,点滴体会如下:

一般资料

104例中,男85例,女19例,发病最大的年岁56岁,最小23岁; 腰 4、5 间突出49例,腰 51 间突出31例,双突出22例,腰 3、4 间2例。其中椎间盘突出髓核破入椎管内2例,同时伴有骨赘形成12例。

根据马植尧等疗效评定标准 [2] 统计如下表:

手术效果

疗效 合计
例数 68 22 10 4 104
% 65.4 21.2 9.6 3.8 100%

体 会

一、显露问题: 本组除8例半椎板切除外,其余全部采用“开窗”显露,包括12例铲除骨赘在内。通过手术实践的体会和观察,我们认为“开窗”与半椎板切除二种方法在显露效果上无明显差别,所以在显露问题上,除非真正特别需要外,如髓核破入椎管内,一般均可采用“开窗”法。这样一般不影响小关节突,损伤小,便于患者术后早期起床活动,减少神经根粘连的可能。本组“开窗”病例,都是术后3~5天开始起床活动,未发现异常。

二、减压问题: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满意的原因,1951年 Armstrong 氏指出,一是由于诊断错误,二为椎间盘突出病变实际存在,而手术未能完全解除其病因。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和手术遗漏的机会是越来越少,所以在手术中真正做到“完全减压”的问题,显得较为重要。我们在显露突出的椎间盘,保护好神经根后,用小尖刀沿突出椎间盘的外径环切一周,再用垂体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及椎间隙内的退化组织,然后用刮匙刮取一些破碎的组织,基本上做到“掏空”; 而不是单纯摘取髓核部分。遇有骨赘病例, 在铲除骨赘后, 也同样做到“掏空”。我们体会这样对神经根彻底减压,不但疗效好,而且有利防止复发。

三、防止感染问题: 感染是椎间盘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椎间隙感染,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恢复时间也较长。在条件设备尚不完好的基层卫生院,对这个问题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为了防止感染,我们除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外,还对每个手术病人在术前用肥皂水反复刷洗腰背部皮肤,在切除椎间盘后,常规改用 1:1000 洗必太液加压冲洗被掏空的椎间隙,继后用洗必太湿纱布堵住创口,让整个创口在洗必太液里浸泡3分钟左右,再除去纱布。因为洗必太具有广谱高效,无耐药性的特点,对神经等组织无不良反应和刺激。这样反复冲洗和浸泡,使细菌和碎屑组织都不复存在的机会; 再结合抗生素的应用、引流等综合措施,对防止感染起着积极作用。

四、防止椎管内继发血肿问题: 因为椎管内是不应存留任何异物的,所以对于椎管内出血既不宜用丝线结札,也不好用游离肌肉作填塞物,止血方法,一般来说只是压迫。因此术后椎管内少量出血是难免的。由于出血形成血肿,继发压迫神经根,甚至血肿机化、纤维化,造成神经根的粘连,从而影响了手术效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是术者操作熟炼、动作轻柔,在切除之前,要在突出椎间盘的上下方各填塞一个带线的棉球,待把突出椎间盘清楚暴露以后,在良好光线下直视切除。切勿盲目下刀和钳挟。由于暴露清楚,遇有小血管可以避开,做到尽可能不损伤小血管,这样椎管内出血机会就大为减少。尽管这是无菌手术,但是,我们是常规放置橡皮引流条,腰背筋膜这一层不缝合,术后患者仰卧位,以利引流。在冲洗创口时,我们有意让少量的洗必太液存留在创口内,即使创口内有少量出血,也被稀释,更易引流。我们从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条时观察到,每患者引出的血水达40~250亳升左右 (以浸湿纱布的方法计算)。由此可见,恰当的引流是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许竞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4421,1956
[2] 马植尧等: 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中华医学杂志 5:51,1965
[3] 陆裕朴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中华骨科杂志2:77,1981

 

OPERATIVE TREATMENT OF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IN A COMMUNE'S HEALTH CENTER

Ding Ming-xiu
Nanling Health School, Anhui

ABSTRACT

This is clinical review of 104 cases of protrusion of the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treated with surgery from 1974 to 1980 in a health
center of a people's commune.

After the operation, 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2-8 years
with an average of 5 years.  The results of the 104 operated cases:  excellent 68 (65.4%), good 22 (21.2%), fair 10 (9.6%), failure in 4
(3.8%).  The method and the result of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are
presented and the experienc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Sept 1, 1983

 

 

 

 

【李名杰从医60年纪念专辑(电子版)】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