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找工作,connections (关系网) 也许更重要
屏蔽 |||
原则上,招工都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跟招标一样。实际操作中,有内部关系(后门?后门的定义比较模糊,而关系就是熟人和朋友的推举)比没有关系的,占有很大优势。
公司老板鼓励内部推荐,因为这样来的雇员总体上更加可靠。 如果你不是该职位的招工经理,一旦你推举的人被录用,你通常可以得到公司的奖励(因为比起请猎头的花费,奖励一两千块钱不算什么)。如果你是招工经理,你也一样可以招收你的熟人,或者以前的下属或同事,通常并没有什么回避的问题。老板通常乐见其成,因为这是迅速组建能齐心协力工作的团队的捷径,以前工作相处和谐的人有较好的chemistry一起共事。所以,经常见到公司招收一个高级经理后,该经理逐渐把自己以前的下属也带过来了。西方似乎不怕什么拉山头。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上级负责(report)。
这样一来,经理会不会徇私情、开后门?当然会。不过,招工经理一般不会做得太过分,招收完全不称职的来滥竽充数。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对他自己和他今后的工作不利。但是,如果自己的熟人基本可以胜任某个工作,那么经理当然会倾向于自己的熟人。这个没有问题。
公司招聘主要是招工经理说了算,其他人只是提供辅助意见。因此,如果你认识招工经理,你的胜算就大很多。学界招聘程序严格一些,参与招聘团队的人多,相对来说,更加公平一些。学界当然也有关系网,如果你的老板学界影响大,关系多,你的工作机会就大很多。政府招聘可能更加严格,开后门的机会较少。职场中,对责任明确的岗位不会有“后门”与否的议论。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11/2011 20:31:04
有议论的往往都是因为责任不能明确的、不够明确的地方。责任明确实际上也是个管理能力 的问题。如果考虑了在时间坐标上的管理能力,国人的比洋人差得太很了。也就是说效率很低。这个与“机器作文”的文化有关。国人的“机器打字”只有二十年的历史,而洋人则有上百年了。国人的博士候补生的作文,第一稿基本上没法看。没有文稿的文化,也就没有明确的责任。因此,“后门”也就成为议论的话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评论很到位。关键是决定者的accountability
作者: 吴礼
日期: 10/11/2011 20:31:33
私营企业招工完全自主(除了平权法以外),但后果也完全自己负责。
政府部门有 一定的规则和透明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