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去年秋膘应犹在,只是猪颜改”
我:
1234应犹在 只是56改
成语弹性机制一抓一个准。一个成语中 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常量 可以研究。人心里大体有本帐。拿 “九牛二虎之力” 为例,弹性第一环是数词的变量化:m牛n虎之力
二牛九虎之力
九虎二牛之力
八虎七牛之力
四牛五虎之力
都不影响parsing和理解,总之是 费了老鼻子劲儿。
弹性第二环 是名词沿着taxonomy变量化:m 【大动物】n【大动物】之力
九熊二豹之力
三象五狮之力
转:
今个立秋,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 秋天,多事之秋; 什么季节最公平? 秋天,平分秋色; 什么季节最简单? 秋天, 一叶知秋; 什么季节最长? 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什么季节最爽? 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 什么季节最暧昧? 秋天,暗送秋波!秋日快乐!!
成语弹性机制 从 “秋” 上升到 【季节】 再上升可以到 【时段】:
多事之春 多事之年 多事之岁月
平分春色
一花知春
一日不见如隔三冬
一日不见如隔九冬
白: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我:
冬天来了 秋天还会远吗
这是时间隧道
或倒转 或快进。
关于小标题:
【成语】的【【弹性【识别和理解】】机制】,论句法应该是这样的:对于成语,需要一个弹性的识别机制,或者弹性识别的机制。但写的时候,脑子里更可能想的是,对于【成语的弹性】,需要一个识别机制。
再一想,who cares,人的表达和理解不常常是这样模模糊糊的吗。除了段子或较真,通常人根本就对这类结构歧义无感。语义上的模糊也不影响理解的大面。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