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茧房和“自洗脑”】

信息时代的网络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总体上的功过真不好说。

我倾向于认为坏处大于益处。感觉这与人的懒惰本性有关。这就好比营养过剩的年代肥胖症难以避免一样,现如今过食而死的人(肥胖引发的病亡)远远多于饿死的人。

人在多数情况下难以抵制快餐的诱惑,同理也难以抵制信息快餐的诱惑,其结果就是社会撕裂、个体在自己舒适的信息茧房中作茧自缚,变得越来越狭隘偏执。

所有大受欢迎的信息工具,包括微信、抖音、搜索、推荐,在绝大多数的使用场合都在加剧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和偏见。在即刻满足和麻痹人类神经的同时,人类为自己创造了“自洗脑”最为有效的环境。很少有人可以对此完全免疫。

另一方面,同样是这类工具也极大加速了知识的穿透力,这是好处。当一位研究者对某个课题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和专注度的时候,没有任何时代可以提供如此广泛、密集、交错的瞬时可得的免费信息搜集和覆盖能力。信息时代给研究人员提供了黄金环境。这会[i] 大力加速科技的发展,[ii] 也可能提供识别与打破信息茧房的方法。

但是好处 [i] 从长远来看是福是祸,很难说。悲观主义认为,人类的科研进步(包括AI)越加速,就像飞蛾扑火一样,人类就更加快速地走向文明终结,很难给任何补救措施(例如好处[ii])以挽回的时间和余地。聪明反被聪明误。由此看来,AI 应该缓行,以popularity和眼球经济为基础的信息工具不能野蛮发展,都不是没有道理的。

【外一篇:人类会自“作”而亡吗,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关于普京发动核大战的现实威胁,先有化石级哲人乔姆斯基的警告,也有很多其他相关新闻报道:《赫鲁晓夫孙女:现在比古巴导弹危机更接近核战争》,《传普京将进行胃癌手术 权力暂转移给他》。

文明的毁灭对于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比天还大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的问题,即便是万一的万一,也是令人不寒而颤的。作为蚂蚁一样的个体,面对完全无法预测和影响的全人类命运和前途的大事,可以聊以自我安慰的说法具体说来,觉得有三点。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比咱们“高”许多,无论钱、权、貌、才能、情怀、品德还是任意其他指针,大限来临,他们也都玩完儿。作为沧海一粟,我们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惶惶不可终日呢。所谓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对于我们个体,即便这种威胁是真实的,也可以拿“不必杞人忧天”来聊以自慰。这是其一。

老友说得有意思:忘了哪个电影,但一直记得,主人公解除核弹时很紧张,旁边一哥们鼓励他,don't worry if you screw up,you won't know it. 

其二是,看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感觉人类迟早是自己把自己“作死”,这种自作而死的概率毛估估远远高于小行星毁灭恐龙那种外力事件的概率。无论是发明核武器、AI的加速度推进、环境污染、全球暖化、种族仇恨和灭绝、意识形态的敌视,等等等等,都给人一种不作死不罢休的感觉。这样一看,感觉文明终结就是一种宿命,好似宇宙冥冥之中不可突破的 great filter 绑定了人类似的。既然是宿命,明天灭亡,还是10代、100代人以后灭亡,又有何区别。

第三,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死的。从个体而言,反正永生是不能指望的,一起与文明随葬也就不足畏惧了。

Again,这一切但愿都是杞人忧天,虽然目前的局势下,天塌下来的概率远不是0。

 

 

【相关】

李维 郭进《自然语言处理答问》(商务印书馆 2020)

预告:李维《巴别塔影:符号自然语言处理之旅》(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2)

预告:李维等 《知识图谱:演进、技术和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随感: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茧房和“自洗脑”】》上有1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