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哥仨老革命在去 IBM 的 traffic 中 去大名鼎鼎的沃森(Watson)系统探秘
洪:
讲者是这位印度籍女士:http://researcher.watson.ibm.com/researcher/view.php?person=us-vibha.sinha:
郭:
比较有意思的是她后面讲的三点:
1. LSTM based intent recognition and entity extraction
2. "tone" recognition
这里tone指的是从一句话(书面语)反应出的说话人的喜怒哀乐和处事方式等
3. personality recognition
主要基于心理学的分类,用200到2000条tweets训练
她重点强调的是,通过增加tone和personality的识别,人机对话可以有更高的可接受度。
我:
唐老师 诸位 汇报一下昨天的听闻。上面 郭老师也总结了几条,很好。我再说几点。
话说三位老革命慕名而去,这个 meet-up 一共才来了20几位听众吧 大概湾区此类活动甚多 marketing 不够的话 也难。据说北京的 AI 沙龙,弄个花哨一点的题目 往往门庭若市。
1. 没有什么 surprises 但参加沙龙的好处是可以问问题和可以听别人问问题,而主讲人常常在回答的时候给出一些书面没有的数据和细节。否则的话,各种资料都在网上(最后的 slide 给了链接),要写利人似的调研报告,只要不怕苦,有的是资料。
听讲的另一个好处是,主讲人事先已经组织好材料讲解,可以快速了解一个项目的概貌。
2. 特地替唐老师问了他钟情的 Prolog,问你们有用吗,在什么模块用。主讲人说,没有用。我说有报道说有用到。她说,她没听说,至少在她主讲的已经产品化的这个沃森 chatbot 的组建 toolkit 里面没有 Prolog。当然她不排除某个小组或个人 在沃森的某个项目或模块用到。IBM 对 AI 的投入增大,在沃森的名号下的各种研究项目和小组很多。
马:
我问过了IBM中国的,在沃森参加电视节目版本中没有用prolog,但是后续的版本中,确实用到了prolog
陈:
它是很多services构成,用不会奇怪,尤其是某些既有系统
我:
3. 现在不少巨头都在 offer 这样的 toolkit,问微软 offer 的 cortana 的 toolkit 与你们沃森的这套有啥不同。回答是,非常类似,不过她自认为沃森质量更好。亚马逊也有类似的 offer。
所以回来路上,我们就谈到这个 bots 遍地开花的场景。郭老师说,现如今谁要想做一个领域内的 bot,或自己的 app 做一个 bot 接口,根本就不需要编程。只要准备好领域的 experts,把数据准备好,用这些巨头的工具箱就可以构建一个出来。也一样可以 deploy 到 messenger 或嵌入其他场景,这几乎是一条龙的云服务。
当然 用这些服务是要交钱的,但主讲人说很便宜很便宜的,郭兄说,真用上了,其实也不便宜。便宜与否放一边,至少现如今,bots 的门槛很低,需要的不是软件人才,而是领域数据的人。于是,我看到一种前景,以前毕业即失业的语言学家、图书馆业人士,将来可能成为 AI 的主力,只有对数据和细节敏感的人,最终才是 AI 接口的血肉构筑者,反正架构是现成通用的。这个细想想是有道理的。这是沃森 API calls 的价格。
我:
这就回到我们以前议论过的话题。AI 创业,如果做平台或工具箱,初创公司怎么敌得过巨头呢?我觉得几乎是死路。
大而言之 做平台和工具箱创业的,历史上就没见过什么成功案例(不排除做了被收购那种,那也是“成功”,如果你的技术有幸被巨头看中:其实昨晚介绍的沃森系统的一个重要组件 AlchomyLanguage 就是收购的,洪爷知道收购的来路和细节)。
白:
麦当劳玩法,方便,质量可控,但绝非美食,虽然是“美”食。
我:
不错,这些巨头的 offerring 都是麦当劳式的流程。创业的空间,从工具角度,可以是中华料理的配方辅助工具之类。不过,还是那句话,最好绕过平台本身创业的思维,而是用巨头的工具或者自家建造匕首去做领域的 AI,这样的创业应该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 NLP(AI之一种) 我写过 n 篇博文强调,所有的 offshelf 的平台和toolkit(譬如 历史悠久的GATE),甚至一个小插件(譬如 Brill Tagger or some Chinese word segmenter)都不好用。可以 prototyping 但如果稍微有点长期观点 要建一个大规模的NLP的应用,还是一切自家建造为好。当然,自家建造的门槛很高,多数人造不起,也没这个 architect 来指挥。但最终是,自家建造的胜出,从质量上说(质量包括速度、鲁棒性、精度广度、领域的可适应性等关键综合指标)。
巨头的工具箱的产品 offers 一开始也不赚钱,但他们的研发积累已经做了,且还在不断投入,不产品化成工具箱不是傻瓜吗,赚多少算多少。如果真到了AI bots 遍地开花的时候,他们凭借巨大的平台优势,赚钱也是可能的。小公司这条路没门吧。如果你的 offer 的确 unique,譬如是中华料理,譬如是伟哥的 parsing,你可能会吸引一批使用者。但想赚钱必须有规模,而 component tech 或平台工具之类,在小公司的环境中,是成不了规模的。所以不要想赚钱的事儿。
赚钱靠的是产品,而不是工具,这是AI创业铁律。
当然,通过平台或工具打出影响,做 marketing,曲线救国创业,另当别论。
回到 meet-up:
4. bots 构建的核心当然是 conversations 的训练工具。IBM沃森的工具用的是深度神经。
对于 bots,input 是确定的,就是用 bots 的人的输入。自然语言的语音也好 文字也好,语音反正也要转化为文字 所以我们面对的就是人机接口中的“人话”,理论上无止境 千变万化。
bots 的 output 呢?
在目前的框架里,在绝大多数实际场景,这个 output 都是以极为有限的集合
最典型的案例是为 apps(天气、股票、时间之类) 做 bots 作为 apps 的人机接口,
其 output 就是 app 里面的 commands 集合。于是 bot 产品定义为从无限到有限的映射,这是一个典型的分类场景。于是沃森提供这个深度学习为基础的工具帮助你训练你所需要的 classifiers,这是标准做法 无甚新意。
数据越多,分类质量越好。千变万化的死敌是稀疏数据。好在对于 bots,数据的收集会是一个边使用边加强的过程。如果你的 bots 开始有用户,你就形成了正循环,数据源源而来,你不断打磨、训练,这些都是可以 streamline 的流水作业,就越来越好。Siri 如此,Echo 也如此。
白:
分类本身是不带参数的,而bots的应对必须是带参数的,这是硬伤。
拿分类来做对话是看得到天花板的。
我:
I cannot agree more :=)
这里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IBM 做问答,一直是把问题简化为分类。18 年前我们在第一次 QA 竞赛(TREC-8)中交流 就是如此,这么多年这个核心做法一直不变。当时我们的QA成绩最好,得分66%,沃森的系统印象是40%左右,他们的组长就追在后面问,我们思路差不多呀,都是 question intents(我们叫 asking points,比多数 intents 其实更聚焦),外加 Named Entity 的support。我说我们还用到了语言结构啊。
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是没有句法分析,更甭提深度分析。他们当年的 QA 就是基于两点:
1. 问句分类:试图了解 intents;2. NE。有了这两条,通过 keywords 检索作为 context,在大数据中寻找答案,对于 factoid questions 是不难的(见【立委科普:问答系统的前生今世】)。这就是沃森打败人类的基本原理,一点也不奥秘,从来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这一套继续体现在其 bots 工具箱 offering 里面。
洪:
昨晚Watson讲座听,
今早广告已跟进。
IBM可真下本,
今天我试Bluemix云。
我:
2. 因此 conversations 训练,其核心就是两条:一个是 intents classification (这个 intents 是根据 output 的需求来定义的),一个 NE,不过 NE 是他们已经训练好的模块(NE有一定的domain独立性),用户只是做一些微调和增强而已。
顺便插一句,这几天一直在想,AI 现在的主打就是深度神经,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神经上。但无论怎么神经,都不改 supervised learning 的本性:所以,我的问题是:你怎么克服缺乏带标大数据的知识瓶颈?
ok 你把机器翻译玩转了。因为 MT 有几乎无限的 “自然” 带标数据(其实也不是自然了,也是人工,幸运的是这些人力是历史的积累,是人类翻译活动的副产品,是不需要开发者花钱的 free ride)。可其他的 ai 和 nlp 应用呢,你还可以像 MT 这样幸运 这样享用免费午餐吗?
现在想,紧接着 MT 的具有大数据的热门应用是什么?非 bots 莫属。
对于 bots,数据已经有一定的积累了,其最大的特点在于,bots 的使用过程,数据就会源源而来。问题是 这些数据是对路的,real life data from the field,但还是不带标啊。所以,bots 的前景就是玩的跟数据打仗:可以雇佣人去没完没了地给数据做标注。这是一个很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的AI工厂的场景,或者是列宁同志攻打冬宫的人海战术。看上去很笨,但可以确定的是,bots 会越来越“智能”,应对的场景也越来越多。应了那句老话,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然而,这不是、也不应该是 唯一的克服知识瓶颈的做法。
毛:
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这话说得好。
我:
但这个景象成为常规 也不错 至少是帮助解决了一些白领就业。是用高级的专家知识去编写规则来提高系统质量,还是利用普罗标注去提高质量,从帮助就业和维稳角度看,几乎蛮力似的深度神经对于标注大数据的无休止的渴望和胃口,对于社会似乎更为有利。为了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我们该看好这种蛮力。我们做深度分析和理解的专家,试图尽可能逼真地去模拟人的智能过程,但对蛮力也应该起一份敬意。
将来的AI,什么人都可做:1. 你发现一个领域的 AI 需求; 2. 你雇佣一个对这个需求可以形式化定义的设计家; 3. 你调用巨头的一个通用的 AI 工具箱(譬如 TensorFlow) 或面向专项产品的工具箱(譬如 bot 的沃森工具箱) 4 你雇佣一批失业但受过教育的普罗,像富士康一样训练他们在流水线上去根据设计家的定义去标注数据、测试系统,你于是通过 AI 创造了价值,不排除你的产品会火。因为产品火不火已经不是技术了,而是你满足需求的产品角度。
3. 但是 正如白老师说的 这种用分类来简化问题的 AI 产品化,走不远。它可能满足一些特定领域的特定的需求 但是后劲不足是显然的。其中一个痛点或挑战就是,这种东西走不出三步,三步以上就抓瞎。如果你的应用可以在三步之内就基本满足需求,没问题。
bots 最显然的有利可图的应用场景是客服。一般而言,bots 取代和补充客服是大势所趋,因为客服的知识资源和记忆,根本没法与我们可以灌输给 bots 的知识来相比。利用知识去回答客户疑问,人不如机,是可以想见的。但是 观察一个好的客服与客户的交互 可以发现,三步的交流模型是远远无法满足稍微复杂一点的场景的。三步的说法是一个比喻,总之是目前的工具箱,对于较长时期的对话,还是束手无策。
bots 对用户话语的理解简化为 classification,以此为基础对用户的回答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目前提供的做法是:因为 intents 是有限的集合,是 classification 的结果,那么对于每一个 intent 可以预知答案(存在数据库的 hand-crafted text snippet)或回应(譬如展示一个图,譬如天气app的今日天气图表)。 这些预制的答案,听上去非常自然、生动甚至诙谐,它们都是领域专家的作品。且不说这些预制的 snippets,如何根据classification hierarchy 本身需要做不同组装,在存于数据库里面的核心应答的预制以外,还可以加上情感的维度,还可以加上 personalized 的维度,这些都可以使得对话更加人性化、自然化,但每加一个维度就意味着我们开始接近组装式策略的组合爆炸后果。三步、三维以上就无法收拾。
我问主讲人,你的这些预先制定好的应答片段,按照你的工具的组装方式,不就是一个 decision tree 吗?回答是,的确,就是一个 decision tree 的做法。然后她说,有不少研究想突破这种应答模式,但都是在探索,没有到可以产品化工具化的阶段。
郭老师说,谁要是有本事把人机的 “自然对话”能够延长到 20 分钟,换句话说 就是突破图灵测试,谁就是 AI bots 的真正破局者。如果你证明你能做到,巨头会抢着来高价收购你的。这是所有做 bots 的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据说小冰最高记录是与单一的人谈了九个小时的心。但那不是真正的突破,那是遇到了一个异常人类。正常的人,我的体会是两分钟定律,你与小冰谈话 超不过两分钟。我试过多次,到了两分钟,它所露出来的破绽就让你无法忍受,除非自己铁心要自我折磨。其实 工业界要求的连续对话,不是小冰这种闲扯。而是针对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场景(譬如订票)如何用自然对话的假象去把相关的信息收集全,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累了,先笔记和评论如上。其余还有一些有趣的点儿可以讨论,以后再说。这是交给我们唐老师的作业。
郭:
Amazon’s $2.5M ‘Alexa Prize’ seeks chatbot that can converse intelligently for 20 minutes
洪:
亚马逊正设大奖,
chatbot赛悬赏。
对话若超廿分长,
两半米粒到手上。// 2.5M
【相关】
Amazon’s $2.5M ‘Alexa Prize’ seeks chatbot that can converse intelligently for 20 min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