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代移民的东亚心】

也许是加州特别是湾区比较特别吧,IC 的硅谷亚裔移民多,在这里长大的亚裔青少年譬如我女儿形成了自己的种族认同趋向,表现在大小不同的种族圈里。

最认同的内圈是东亚人,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新马、日本、南北韩、菲律宾、印尼、越南等等。她虽然意识上知道自己是 Chinese,但日常生活和交友,基本是没有把中国人作为自己的最内的需要独立区分和认同的族裔圈。在她的观念中,东亚基本都是同种族的,没必要区别祖籍是东亚的哪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日本文化反而影响最大,主要是日本动漫带来的。这一点与我们第一代移民的感觉很不同。

她的第二个圈子包括了南亚的印巴人。印度人虽然肤色等都与东亚人不同,但是她还是相当认同和感到亲切的。原因大体有二:一是湾区印度人太多了,从小一起玩的同学很多都是印度孩子;二来,印度文化与东亚文化也的确有很多相同之处,家庭背景大多技术出身,重视教育,鼓励勤勉,比较低调友善。都是亚裔,相处容易。

第三个圈子开始涵盖老墨。主要原因与印度人类似,一是墨西哥人在加州很多,不少西裔背景的同学朋友,二是老墨也都很友善低调勤恳。

第四个圈子是白人,非我族裔的感觉开始凸显。其实,高中同学中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白人,但还是明显感觉到差异。学校里,亚裔的孩子与亚裔的扎堆,白孩子一般与白孩子玩儿。当年有意选了一个有相当白孩子比例的高中,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接触更多种族的机会,结果学校里还是自然地人以群分。其他高中常常是压倒性的亚裔,就更无法认同非亚裔了。这是加州湾区。在内陆的那些白人压倒多数的州,亚裔孩子就被同化多了,因此这种种族差异的感觉也就少了。

最后的圈子是黑人。硅谷高科技区黑人很少,加上文化的迥异,也因此感觉最为遥远。

我觉得我女儿的种族认同圈和差异感,相当典型,代表了加州亚裔环境长大孩子的种族意识。譬如交朋友,就有意无意的从最内的东亚圈开始,逐步向外伸展,不到不得已,不愿意突破圈圈向外。有意思的是,择偶与一般交友不同,除了在东亚圈子里找以外,其次就是白人圈,很少在老印老墨更甭提老黑的圈子里找。前几天女儿自己还说,我们在加州环境长大,缺乏对白人和黑人文化的了解,这一课迟早要补回来,我们总不能一辈子不出加州啊。而她儿时在水牛城的亚裔小伙伴,如今已经完全被白人文化同化了,这个差别很明显。

所谓“我的中国心”(包括对祖国的乡愁和思念)也就是一代移民的心理和经验积淀而已,很难延续到二代,更甭提二代以下了。一切的中国文化的灌输都敌不过美国这个大熔炉。共产主义老祖宗说过无产者无祖国的话。现在的情形是,二代移民无祖籍国。他们即便寻根也是理性化的行为,而非感情的需要。大家熟知的二代或以下的华裔移民有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和CNN的前主播宗毓华(Connie Chung),他们是“黄皮白心”的典型,世界观和接人待物完全西化。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