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短视频系列:大模型压缩与白马非马

 
 
 
 
从白马非马说起
 
大家好,我是出门问问李维的数字分身,这是我的短视频频道。
 
今天我们讲一讲著名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问题。网上最近的讨论主要是从形式逻辑出发,说明这个听上去是悖论的说法,实际上是因为语词的模糊性造成,基层逻辑其实很简单。动词“非”是多义的,既可以表示等价,也可以表示属于。白马不等于马,但白马属于马。这样分开来,非常简单明了。
 
但这里我想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并结合大模型压缩的话题,重新剖解诠释这个老命题,提供新的视角。
 
我觉得这里的“白马”不是“白色的马”的概念,而是哲学家手指指向的“那匹白马”:你看那匹哲学家马厩旁正在吃草的白马。顺便一提,白马前面有吧个定冠词,零形式。中文没有发展出定冠词,只有指示代词,并不影响哲学家那样用它,所以,哲学家的白马,我认定是映入我们眼中的那个实体。换句话说,白马是具象化的特定实体,而不是泛指所有的白颜色的马的概念,这在认知科学中叫本体,与一个个的实体想对照,是实体的抽象结果。
 
我觉得白马非马很哲学,是因为这个哲学不承认本体,只认实体。只有具体的一头头的这匹白马、那匹黑马、张家刚出生的小马、李将军的那匹战马等等,世界上哪里会有抽象的马呢?这就有意思了,这是不同的世界观。
 
这类哲学家认为,放眼望去,所见皆实体,实体才是客观世界的本质,而本体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出来的主管系统,具体说,是人脑的产物或反映。人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自从走出非洲森林,人脑开始发达,语言和思维卷来卷去,就卷出来这一整套本体论,叫 ontology,硬是为一片混沌的世界建立了秩序。
 
在蚂蚁的眼中,是不应该有本体这种独属于人类认知的实体幻象的,最多也不过是一种极其粗糙的分类体系,例如把世界划分为食物、危险等感知类别。到了认知层面的概念体系,动物是缺失的,非生物更无从谈起。
 
什么是现实?现实到底是什么组成的?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是现实吗?最多就是现实的影子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世界的五彩缤纷,没有人眼这个感知器,及其人脑的神经处理,我们的色彩体验就不复存在。感知智能尚且如此“虚幻”,更遑论认知智能。
 
“马”的认知大概率是虚幻的,可哲学家门口“那匹白马”却大概率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这个矛盾过去无解,现在也还是无解。
 
但是,大模型是建立了概念体系的,当然是一种仿真。最近流行的大模型的压缩理论,我的理解就是蕴含了仿真的人类认知概念体系。说 LLM 通过多层神经一路压缩,压缩造就了机器智能,机器智能因此逼近了人类认知。这看上去非常符合我们从模型中观察到的对世界的惊人的归纳和理解能力。可以说这是大模型最神奇的地方,因为它不仅仅是海量记忆,而是记忆之上也从很多维度对于实体做了归纳抽象,在它的多维向量的大肚子里面,隐形的结构层次是蕴含在内的。大模型的多层压缩很像是人类文明漫长的认知演化过程的一个浓缩版。
 
结构层次的符号化表示就是带有节点的图或树,分为表示概念的非终结节点和表示实体的终结节点。这样来看,哲学家的白马并不是本体的下一级非终结节点,而直接就是那一片叶子,即终结节点。
 
一个假说是,世界本来都是终结的节点,只是人脑容量有限,不得不人为聚类,逐渐建立非终结节点,然后发明了语言来给这些聚类结果强加了分类符号,即概念。人类只有这样烟花,才能把握世界,适者生存,最后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有人担心大模型的加速度发展,通过所谓脑机接口,最终会发展出一种永生的超级实体。这种实体超越了碳基生命的脆弱和宿命,带着起源于人类的认知和思想,永续发展为更高级的文明。
 
经过几万年演化产生的人类认知,最多不过是世界的一个幻象。那么,经过几周训练出来的LLM认知,只能是幻象的幻象。影子的影子有一天会统治世界,永续发展,听上去不是匪夷所思吗?但老马与辛顿警告的正是这个威胁。与其远虑,不如近忧,还是先议议人类如何面对正在到来的真假莫辨的世界吧。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假象尚未全面泛滥(yet),这只能看成是人类的运气。但时间并不多了。
 
至于机器智能的永续发展,你信还是不信?我不相信!
 
比起文明永生,我觉得白马非马的世界观更加合理。离开人脑,世界就坍缩,本体灰飞烟灭,唯实体长存。死寂、连续、无区别,可能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凡主观皆幻象。人类智能本来就是幻象,人脑的产物。幻像终归破灭。这很残忍,但却是文明的宿命。哪里有幻象的模型或影子,可以永续长存的呢。
 
 
朋友,您是怎么看大模型的未来,以及人类文明的终局呢?思绪飞扬,欢迎评论区分享您的高见。
 
我是出门问问李维,每次几分钟与您分享AI大模型方面有角度的思考。
 
 
 
【后记】
 

关于白马非马,老友有所批评,很切要害:

信息似乎太浓了。“白马非马”,稍作展开,并提及它的普适性,以有趣故事切入,算是高招;更贴近一点大众,还可以引入“男(女)朋友不是朋友”或“朋友不是男(女)朋友”,巩固一下吸引力;至于实证论(positivism)和建构论(constructivism),应该能够借鉴一些别人的阐释,取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同理,“模型”部分也会有很好的例子可以借鉴,除了研究的需要,它也是人脑或电脑的自我保护。不纲举目张,人工智能或者人脑都会宕机!模型方法几乎与人同在几千年,“大”模型的大字怎么讲好,有些难度,毕竟新事物可借鉴的先例不多。总的方法是,能够借鉴或者找到答案的东西,则绝不去苦思冥想;好钢用在刀刃上,别人没干过的东西,就手脑并用,尽力造成“子弹很多,目标很小”的局面,用牛刀宰鸡,一举攻克!
“Parsimonious”是一种建模者追求的特性。其实,鲁迅坚持在写作中除去可有可无的字句也是一种parsimonious!
我不喜欢字典里的“吝啬”译法,没有体现“惜墨如金”的意思!
录视频也类似于讲课,力求举重若轻,给人以云淡风轻的感觉[Smile]
老友是老教授,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治学、讲学和生活都很严谨,我辈码农,望尘莫及。都是平时闲聊以后汇集的急就章,谈不上思想深邃 也没有精雕细刻。感谢小伙伴的后期渲染,短视频看上去不那么枯燥 平淡了。思绪飞扬 天马行空 也总算雁过留声 马过带风 不至于无影无踪。
 
 
 

发布者

立委

立委博士,问问副总裁,聚焦大模型及其应用。Netbase前首席科学家10年,期间指挥研发了18种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系统,鲁棒、线速,scale up to 社会媒体大数据,语义落地到舆情挖掘产品,成为美国NLP工业落地的领跑者。Cymfony前研发副总八年,曾荣获第一届问答系统第一名(TREC-8 QA Track),并赢得17个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信息抽取项目(PI for 17 SBIR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