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析:成语泛化,“1234应犹在,只是56改”】

白老师在他的NLP语义计算群转了一个让人喷饭的神翻译,如此之神(原文的谐音而不是语义保留下来),可以认定是人工的调侃段子,而不是“神经的翻译(NMT)”:神经再深度,还不可能如此之疯,疯得如此机巧。

马老师说,“端到端的(语音输入)翻译有可能性,不过应该是人翻译的”。但那要把两种语言混杂的情况考虑进去,“you cannot” 的英译汉状态 在遇到不可解片段时(beyond 语言模型的某个 thresholds),动态调整到反向的 mei more tai 的汉译英状态。这一直是MT的一个痛点,在同声传译场景更是如此。我们这些中文中喜欢夹杂英语单词的用户,也常常把MT弄晕,错得离谱。但注意到他们有做这方面的努力,如果汉语夹杂特别常见的英文词,如 ok,yes,等,有些系统已经可以对付。

As usual,“parse parse see see":你将来可能会赚更多的钱,但你没茅台

两个分句是转折(BUT: contrast)的关系。显然是提醒家有珍藏的老板们如虎总,要好好珍惜茅台啊:票子会跑风,而茅台越久越值

 

这仍然是一个带转折的复句。其中的看点之一是“越久越值”,就是不久前提到的“成语泛化”(【从博鳌机器同传“一带一路”的翻译笑话说起】):越A1越A2。可见,成语泛化就是在固定语素字符串的成语用法里面有合适的变量来应对成语的活用,因此成语不再是单纯的词典和记忆问题,而是参杂了泛化的成分。以前提过,成语泛化在中文并不鲜见,其典型案例是:“1234应犹在,只是56改”:

由于汉语的音节特性和汉字语素与音节一一对应的特性,成语泛化的一个根本约束是字数(或音节数),甚过对变量词类或子类的约束,否则读起来就不像个成语。受众如果不能联想到一个特定的成语,说者也就失去了“活用”的妙趣和幽默。下面是 1234(四个音节) 和 56(两个音节) 这两个变量的自然活用案例:

可怜玉砌应犹在,只是天地改
昔日桃花应犹在,只是人面改

再举一些成语活用的解析案例:

(1) 无巧不成书 --> 无x不成y: 广州人无鸡不成宴吖

(2) 不V不知道 / 一V吓一跳: 真是不买不知道,1买吓一跳       

(3) n [animal] m [animal] 之力: 五虎六狮之力   

(5) 不费 vn 之力: 不费眨眼之力

 

成语泛化,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Parsing 标签】

1 词类:名 N; 形 A; 动 V; 副 RB; 介词 P; 冠词 DT; 叹词 UH; 标点 Punc;

2 短语:名词短语 NP; 动词短语 VP; 形容词短语 AP; 介词短语 PP;
名词组 NG; 动词组 VG; 实体专名 NE; 数据实体 DE;
谓语 Pred; 分句 CL;

3 句法:头词 H;主 S; 宾 O; 定 M; 状 R; 补 B;
接续 NX; 并列 CN; 转折 BUT;
主语从句 sCL;宾语从句 oCL; 定语从句 mCL;
条件状语 ifR; 程度状语 veryR;
功能成分 Z; 其他虚词 X

 

 

【相关】

从博鳌机器同传“一带一路”的翻译笑话说起

NLP 历史上最大的媒体误导:成语难倒了电脑

立委随笔:成语从来不是问题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AI泥沙龙笔记:热议周教授提出的深度突破的三大条件】

李:
上周,周志华教授作为神秘AI大咖嘉宾,请到京东的AI峰会做了个主题演讲。有意思的是他讲到的三点。他的讲演主题是“满足这三大条件,可以考虑不用深度神经网络”: 1. 有逐层的处理;2 有特征的内部变化; 3. 有足够的模型复杂度。

这就有意思了。我们符号派所说的深度解析(deep parsing)和主流当红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在这三点上,是英雄所见还是殊途同归?不知道这种“巧合”是不是有些牵强,或者是非主流丑小鸭潜意识对主流白天鹅的“攀附”?总之,fellows大满贯的周教授的这个总结不仅字字珠玑,深入本质,而且非常受用。他是说深度神经的突破,根本原因是由于上面三条。所以,反过来论证说,既然如此,如果有了这三条,其他模型未尝不能突破,或者其他模型可以匹敌或弥补深度神经。

陈:
有了dl,谁还费力想其它的

李:
周教授就是“费力”想其他的人。他指出了深度神经的缺陷:1 调参的困扰;2. 可重复性差;3. 模型复杂度不能随数据自动适应;4. 理论分析难;5. 黑箱;6. 依赖海量标注。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每一个AI任务都合适用深度神经。对于同一个任务,也不是每一个AI团队都可以重复AI大咖的成绩。

毛:
谁说每个AI任务都合适用深度神经了?DL只是补上缺失的一环。

李:
没人明说,无数人这么 assume

毛:
应该说,无数人这么 misunderstand。

李:
哈,我称之为“迷思”:misconception

毛:
反正是mis-something

李:
从我的导师辈就开始的无数探索和实践,最后得出了自然语言的解析和理解必须多层进行的结论。虽然这与教科书,与乔姆斯基相悖。

陈:
小孩好像从不这么理解

李:
以前论过的:鉴于自然语言的结构复杂性,文句的深度解析和理解很难在单层的系统一蹴而就,自浅而深的多层管式系统于是成为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策略。多年的实践表明,多层系统有利于模块化开发和维护,为深度解析的工程化和实用化开辟了道路。但多层系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语言中的并不鲜见的相互依赖的歧义现象。

多层了以后,很多不可解的问题,变得可解了。论解析的深度和应对复杂现象和结构能力,多层系统与单层系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30多年前,我的导师做的解析系统是四、五层。但是多层的思路已经萌芽,而且方法论得到确认。最近20多年,我自己的摸索和尝试,发现大约是 50-100 层这个区间比较从容和自如。这不是因为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递归结构需要这么多层,如果只是为了对付真实语言的递归,五六层也足够了。多层的必要性为的是要有足够的厚度及其动态的中间表达,去容纳从词法分析、实体识别、(嵌套)短语分析、单句分析、复句分析乃至跨句分析(篇章分析)以及从形式分析、语义分析到语用分析的全谱。

当然,这么多层能够顺利推展,前提是要找到解决多层系统面临的挑战的有效方法,即:对相互依赖现象的化解之策。如何在多层系统中确保“负负得正”而不是“错误放大”(error propagation)(【立委科普:管式系统是错误放大还是负负得正?】 )?如何应对 nondeterministic 结果的多层组合爆炸?如果采用 deterministic 的结果,多层的相互依赖陷阱如何规避?我们论过的“休眠唤醒”的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对策(【立委科普:结构歧义的休眠唤醒演义】)。

毛:
乔老爷没说不能多层啊。递归与多层不就是一回事?

李:
他的递归是在一层里面 parse 的,CFG chart parsing 是教科书里面的文法学派的经典算法。

毛:
这只是形式和实质的区别。我觉得只是深度优先与宽度优先的区别。

李:
他鼓吹 CFG 的递归特性,正是因为他不懂得或不屑认真对待多层叠加的道路。

后者理论上的确不够漂亮。多少有些“凑”的意思,太多工程的味道,模块化的味道,补丁摞补丁的味道,这不符合乔老爷的口味,但实践中比他的递归论要强得多。CFG 能做到的,叠加和拓展了的 FSAs 全部可以做到,但是 叠加的 FSAs 所能达到的深度和能力,CFG 却望尘莫及。递归算个啥事儿嘛,不过是在多层里n次循环调用而已。多层所解决的问题比递归结构的挑战要广得多,包括困扰parsing界很久的“伪歧义”问题(【李白雷梅59:自动句法分析中的伪歧义泥潭】)。

毛:
我倒也是更赞同你说的 FSA,但是认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方法。

李:
这是第一个英雄所见,或殊途同归。深度神经现在几百层了,deep parsing 也 50-100 层了。不是不能超过 100 层,而是确实没有这个必要。迄今还没有发现语言现象复杂到需要超过百层的符号逻辑。

毛:
这两个多层,性质是不一样的。

李:
所以我说这种比对可能“牵强”。但哲学上有诸多相通之处,的确二者都是很 deep 的,有厚度。

那边叫隐藏层,反正我是搞不懂。这边倒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不说老妪能解吧,但这些个符号逻辑的层次,至少可以对语言学家,领域专家,还有AI哲学家像毛老和群主,还有AI工程大咖利人,可以对你们这些“老人”讲清楚的。这就是我说的,所谓符号逻辑,就是人类自己跟自己玩一个游戏,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透明的,可解释的。符号派的旗号可以是“模拟”人脑的思维逻辑,其实这个旗号也就是个旗号而已。模拟不摸拟,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效果。何况鬼知道人的语言认知是不是这么乏味、死板、机械,拼拼凑凑,还不如玩家家呢(如果人类思维真的是符号派所模型的那个样子,其实感觉人类蛮可怜的)。

毛:
大多数人的思维可能还没有这么复杂。

李:
但这种游戏般的模拟,在实践中的好处是显然的,它利于开发(自己能跟自己玩的那些游戏规则有助于步骤的梳理,以便各个击破),容易维护和debug(比较容易知道是哪一层的错误,或哪几层有修复的机会及其各自的利弊).

马:
越是层次的思维越是更容易模拟,符号派模拟的是高层次的。

毛:
对,就是缺了低层次这一环,才需要由DL来补上。

郭:
@毛德操,周志华 这次演讲,还特别强调了 深度之于广度的核心差异,那就是他的第二条:每层都是在不同特征维度上。

他从两个角度阐明这点。一,至少在1989年,大家就已经知道,在无限逼近任意连续可微函数这件事上,只要宽度足够,单隐含层就好。多层貌似并非必要,或者说多层并没有提高“表达力”。但是,单层系统,从来没能达到同规模多层系统的学习和泛化能力。

二,多层,就可以有结构。譬如resnet,可以在不同层面选取综合不同维度的特征,可以有多信息流。这条,貌似隐含地说了,人的干预还是重要的。

李:
是的,周教授强调的第二点是特征逐层更新。深度学习之前的系统是在同一个静态特征集上work的,包括最像符号逻辑的决策树模型。而深度之所以 deep,之所以有效和powerful,是与特征的变化更新分不开的,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深度的系统不可能在静态的特征上发力,或者说,特征静态也就没有深度的必要了。深度系统是一个接力赛的过程,是一浪推一浪的。这一点在我们的实践中是预设的,当成不言而喻的公理。

我们的深度解析,起点就是词典特征和形态特征,随着从浅层到深层的逐层推进,每一步处理都是在更新特征:根据各种角度的上下文条件,不断增加新特征,消除过时的旧特征,或细化已有的特征。后面一层层就这样在越来越优化的特征上,逐步取得对于语言的结构解析和理解。

毛:
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没有绝对的好坏或强弱,要看具体的应用。在NLP中也许是广度优先好一些。乔姆斯基讲的是专门针对 CFG 的,你那个实际上已经越出了这个范畴。

李:
特征是动态的,反映了搜素空间不断缩小,是真理不断逼近的认知过程。很难想象一个系统在一个静态特征的平面可以达到对于复杂语言现象的深度解析。

马: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已经证明层数少,需要指数级的增加神经元才可以达到层数深的效果。而神经元的增加又加大了计算复杂性,对数据量的要求更大。

毛:
如果上下文相关,那么分层恐怕确实更灵活一些。

李:
这就是我说的乔老爷把“power”这个日常用词术语化以后,实际上给人带来了巨大的误导:他的更 “powerful” 的 递归 CFG 比二等公民的 less powerful 的 FSA 所多出来的 “power” 不过就是在单层系统里面可以处理一些递归结构而已。而把一批 FSAs 一叠加,其 power 立马超越 CFG。

总之,特征不断更新是深度解析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这一点又恰好与深度神经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了。

周教授眼毒啊。

教授的第三点,关于深度系统需要足够的模型复杂度,我不大有把握可以做一个合适的比对。直觉上,由于分而治之由浅入深的多层系统对于组合爆炸的天然应对能力,如果我们假想我们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能够把一个 50 层的解析系统,完全碾压到一个平面,那将是一个多大的 network,遮天蔽日,大到难以想象!

马:
符号表示的复杂性可以说是无穷大吧?模型的复杂度指表达能力?太复杂又容易过拟合

李:
周说的是,因为不知道多复杂合适,所以得先弄得很复杂,然后再降低复杂度。他把这个说成是深度神经的一个缺陷。

郭:
周志华特别强调,他的“复杂度”,不是指“表达力”(“单层多层同样的表达力,但多层可以复杂的多”)。

他没给定义,但举了resnet作为例子,并且明确提了“特征信息流的数目”,还说了:多层,但特征信息流动单一的,也没有复杂度。

回顾周说的这三条,李维的 deep parser 条条符合!

有逐层的处理 -- 李维的,少说也有50层吧!

有特征的内部变化 -- 李维的,每层都在不同的维度/颗粒度/角度,用不同的特征/属性,产生新的特征/属性

有足够的模型复杂度 -- 李维的,也有明显的“复杂度”(周志华强调,“复杂度”,不是指“表达力”。过度的“表达力”,往往是负面的)。李维的,不仅有传统的 linguistics motivated 概念/特征/属性,也广泛采用“大数据”(基于统计的)。最近也开始利用“AI”(基于分布式表示的)。

还有一点,周志华多次强调(我认为是作为“三条件”必然推论的),“深度学习,关键是深度,但不一定要 '端到端' ”。他更强调(至少是我的理解),为了端到端,一味追求可微可导,是本末倒置。深度学习,中间有 不可微不可导 的特征/存储,应该是允许甚至是必要的。

对这一点,李维的“休眠唤醒”,大概也可算是 remotely related.

白:
拉倒。带前后条件的FSA早已不是纯种的FSA,只是拿FSA说事儿而已,真实的能力早已超过FSA几条街。

毛:
这就对了。其实,自然语言哪里是 CFG 可以套得上的。

李:
我其实不想拿 FSA 或 FSA++ 说事儿,听上去就那么低端小气不上档次。可总得有个名儿吧,白老师帮助起个名字?教给实习生的时候,我说你熟悉 regex 吧,这就好比是个大号的 regex,可实习生一上手 说不对呀 这比 regex 大太多了。这套 formalism 光 specs,已经厚厚一摞了,的确太超过。要害是剔除了没有线性算法的递归能力。

毛:
记得白老师提过毛毛虫的说法,我还说了句“毛毛虫的长度大于CFG的直径”。(【白硕– 穿越乔家大院寻找“毛毛虫”】

白:
有cat,有subcat,还拿这些东西的逻辑组合构成前后条件,还有优先级。有相谐性,有远距离雷达,有实例化程度不等带来的优先级设定。哪个FSA有这么全套的装备?

陈:
基于规则,遇到长句子一般必死

李:
非规则的 找个不死的瞧瞧。再看看规则的怎么个死法。反正是死。看谁死得优雅。你出一组长句子,找一个学习的 parser,然后咱们可以比较一下死的形态。

白:
先说任务是啥,再说死活。

李:
我是说利人的腔调,极具代表性,那种典型的“成见/偏见”(【W. Li & T. Tang: 主流的傲慢与偏见:规则系统与机器学习】)。

马:
人家DL端到端,不做parser。现在有人做从语音直接到文本的翻译,不过效果还不行,主要可能是数据问题

李:
苹果梨子如何比较死活。

毛:
乔老爷的CFG不应该算入AI,那只是形式语言的解析。

陈:
确实都死。。。但一个死了也没法解释,不要解释。另一个就得思考哪个规则出问题了

毛:
人也好不到哪里,只不过人不死,只是懵了。

李:
? 懵了就是人造死,artificial death

马:
规则的好处是,你说什么不行?我马上可以加一个规则。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复杂性无穷。? 即表达能力无穷

白:
假设任务是从文本抽取一堆关系,放进知识图谱。

假设任务是根据用户反馈,把错的对话改对,同时对的对话不错。

陈:
抽取这个很重要,很多理解的问题其实是抽取问题。比如,阅读问答题

毛:
我还是相信多层符号会赢。

李:
从文本抽取关系 谁更行,需要假设同等资源的投入才好比。我以前一直坚信多层符号,现在有些犹疑了,主要是标注人工太便宜了。到了标注车间,简直就是回到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生产线上的标注“白领”面对源源不断的数据,马不停蹄地标啊标啊,那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啊,重复、单调、乏味,没看见智能,只看见人工,甭管数据有多冗余和灰色。这就是当今主流“人工智能”的依托,让人唏嘘。当然,另一方面看,这是当今AI在取代了很多人工岗位后,难得地给社会创造就业机会呢,将功补过,多多益善,管他什么工作,凡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一律应予鼓励。

毛:
@wei 这不正好是训练条件反射吗

陈:
反正智能的事都让机器去做了,人就只好做些低级如标注的活了

白:
问题是啥叫符号?基于字节?字符?基于词已经是符号了吧。是不是要退到茹毛饮血,连词也不分,才算非符号。否则都是站在符号肩膀上

毛:
我认为可以这样来类比: 一个社会经验丰富、老江湖的文盲,跟一个教授,谁能理解更多的语句。我想,除那些江湖切口和黑话,还有些需要“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的暗示以外,一定是教授能理解更多的语句。而且,即使是江湖切口黑话,也能慢慢加到教授的知识库中。

李:
都是站在符号肩膀上。然而,符号系统的实质不是符号,而是显性的 可解释的符号逻辑。就是那套自己跟自己玩 系统内部能够自圆其说 有过程 有因果链条的针对符号及其动态特征做处理的算法。相对于建立在符号和特征基础上的不可解释的学习系统,很多时候这些系统被归结为一个分类问题,就是用原子化的类别符号作为语言落地的端对端目标。如果一个落地场景需要10个分类,只要定义清晰界限相对分明,你就找一批大学生甚至 crowd source 给一批在家的家庭妇女标注好了,一个类标它百万千万,然后深度训练。要是需要100个分类,也可以这么办,虽然标注的组织工作和质量控制要艰难得多,好在大唐最不缺的就是人工。可是,如果落地场景需要一千个、一万个不同侧面的分类,标注和学习的路线就难以为继了。

白:
结果是一个集合,已经比较复杂了。结果是关系集合,又更加复杂。让人类标注,好不到哪儿去。标注一个关系集合,等价于标注一个结构。

 

【相关】

周志华:满足这三大条件,可以考虑不用深度神经网络

周志华最新演讲:深度学习为什么深?

【立委科普:结构歧义的休眠唤醒演义】

【立委科普:歧义parsing的休眠唤醒机制再探】

【白硕– 穿越乔家大院寻找“毛毛虫”】

【科研笔记:NLP “毛毛虫” 笔记,从一维到二维】

【泥沙龙笔记:NLP 专门语言是规则系统的斧头】

【新智元:理论家的围墙和工程师的私货】

乔姆斯基批判

泥沙龙笔记:再聊乔老爷的递归陷阱

泥沙龙笔记:骨灰级砖家一席谈,真伪结构歧义的对策(2/2) 

《自然语言是递归的么?》

语言创造简史

【立委科普:管式系统是错误放大还是负负得正?】

【李白雷梅59:自动句法分析中的伪歧义泥潭】

W. Li & T. Tang: 主流的傲慢与偏见:规则系统与机器学习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一日一析:“对叙军事打击是一次性行为"】

"对叙军事打击是一次性行为"

对不起,不是对“性行为”或成人话题有偏好,可是这两天老在想这个案例,疑似语言学走火入魔。微信群最近疯传的这个视频,字幕如上,属于 #中文理解太难了# 一类歧义案例,可读出来却不是,那位女播音员低下头,读起来是这样的:“对叙军事打击是一次性...性行为”。

估计是她没有预先看一遍稿子,结果突然看到这三个字,有点不知所措,结巴了。我们 “parse parse see see”:

如果结巴或停顿不用省略号记录的话,就是这样的:

这里面牵涉到的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在哪里呢?有什么可琢磨的点?

首先,文句是歧义的(因此可以休眠唤醒:前两天论过,唤醒的时候,把“一次-性”中的后缀“性”剪枝,改嫁给“行为”做定语,只是一个结构微调整,整个NP大局不变,比起VP/NP歧义的cases如“烤红薯”的休眠唤醒要简单一些),到了播音的时候,因为增加了一个“性”而变得没有歧义了。

更有意思的是,为什么没有歧义了,听众却仍然可以排除听到的结构,反而还原为另一种结构解读呢?

一种说法是,听众有常识,说“军事打击”是“性行为”,违背常识。这样解释自然不错。

另一种说法是,语音的音调和重音这些文字通常不记载的痕迹表明播音员口误了,慌张了,结巴了,因此我们还原到另一个结构的解读。如果是正常的阅读,除了两个性之间的停顿外,“一次性性行为” 中第一个“性”是轻声,重音在 “(一)次” 上,第二个“性”则是重音,可是播音员的第二个“性”读出来反而含混了。由此可见,两个 x 很可能是一个 x 的重复或结巴,因此人脑 parse 的时候是利用了 reduplication 机制处理了这个重叠,从而把原结构的歧义凸显出来,为另一种解读留下了空间。

在这个话题的延长线上,我们看某贪官被双规后对其权色交易的辩解:“这次性行为是一次性行为”。

改成“第一次”又如何呢?

有问,这“第一次”词典化了,如果是“第102次”看系统还能如此解析吗?

“这次” 、“第一次”和 “一次” 有啥不同?为什么决定了其后三个字的不同解读?parser 里面到底有什么神机妙算在内可以做出这种区分?

先不说模拟人脑的 parser 如何实现的,说一说人脑怎么 parse 的。人脑大概用的是排除法。另一个结构的解读呈现下列形态:这次 x 是一次 x,这是一句没有信息量的语句(this x is an x)。因为有定(the)或无定(a)的量词结构是很虚的东西,所以上句结构从实体概念看就是: x ISA x,逻辑上的同义重复,基本没有信息。有信息的 ISA 句应该有一个逻辑上的区分量 y(百科全书中概念定义的典型句式):x ISA y x' (x belongs to x'), 譬如:"贪官就是违法乱纪的官员",其中 “违法乱纪” 就是 y.

同理,“一次性” 也是 y(“第一次”也是y), 人脑于是排除了无信息量的结构解读“一次-性行为”,大家不约而同的采纳了具有信息量的常规 ISA句式的解读 “一次性-行为”,虽然理论上的结构歧义依然存在。至于,如何让电脑实现人类的歧义辨识语言认知这一套,那是另一个章回了,先打住。有没有下回分解也说不定了,看彼时的情绪吧。兴起而码字,兴尽而收笔,这是自媒体的好处不是?

 

【Parsing 标签】

1 词类:V = Verb; N = Noun; A = Adjective; RB = Adverb;
DT = Determiner; UH = Interjection; punc = punctuation;

2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VG = Verb Group; NG = Noun Group; NE = Named Entity; DE = Data Entity;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3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S = Subject;M = Modifier; R = Adverbial;
(veryR = Intensifier-Adverbial); NX = Next; CN = Conjoin;
sCL = Subject Clause;oCL = Object Clause; mCL = Modifier/Relative Clause;
Z = Functional; X = Optional Function

 

 

【相关】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一日一析:中文解析中的动名短语歧义】

老友让 parse 两句让人搞笑的歧义句。前一阵子微信里流传过的。那就试试:

性教育先进,吾党理应当仁不让。还有一句啥来着?

承诺什么?要是承诺性行为,对不起,不允许,因为你有钱。如果换成:"少林寺众僧禁止性行为承诺书",承诺的应该是 “禁止性行为” 哈。俗人的社会,一种是有钱(譬如群主),一种是有权或有势(譬如正遭网民痛殴的语言学家沈阳),这两种人的性行为需要管束,否则权色交易,钱色交易就会猖獗。

“禁止 性行为” vs “禁止性 行为”,如何知道呢?

不知道,咱就选个标配结构,同时留了个后门:【禁止V+性+N行为】 暂时定为定中(定语修饰名词中心语)的结构 NG,做承诺书的修饰语。但里面留了种子,等以后见机翻案,可“休眠唤醒”其作为 VP 的结构语义。一旦翻案,V 变成为 VP 的 head (H),“行为” 自然成为其宾语(O),中间的那个“性”可以修剪,从“禁止”的后缀,改嫁为O的定语。这一套符号逻辑形式上是走得通的,就看实际落地的时候觉得值不值得做了。

中文句法的诡异在于,这种VP(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和NG(名词词组)同形歧义现象相当普遍。英语也有动词名词的同形歧义现象(study; works; etc)  但是到了短语级别,这种歧义就消失了。中文不然,典型的例子还有:“烤红薯”。到底是【烤...】 (VP) 还是 【...红薯】(NG)?

“我吃烤红薯”,“吃”的是“红薯”。“我想烤红薯”,“想”的是“烤”。

 

可是,“我喜欢烤红薯”呢?到底是喜欢“烤”,还是喜欢“红薯”,还是二者都喜欢,还是喜欢其中之一?所以,休眠唤醒,也有永远换不醒的,到死也翻不了案。这也没啥,人类听和说,一多半的时候,都是模模糊糊地说,一知半解地听。这实际上是语言交流的常态。也不必苛求机器比人还清晰了。

【Parsing 标签】

1 词类:V = Verb; N = Noun; A = Adjective; RB = Adverb;
DT = Determiner; UH = Interjection; punc = punctuation;

2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VG = Verb Group; NG = Noun Group; NE = Named Entity; DE = Data Entity;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3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S = Subject;M = Modifier; R = Adverbial;
(veryR = Intensifier-Adverbial); NX = Next; CN = Conjoin;
sCL = Subject Clause;oCL = Object Clause; mCL = Modifier/Relative Clause;
Z = Functional; X = Optional Function

 

 

【相关】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李白101: 话题在逻辑上是个什么东东?】

 

李:
"你们多少钱一条毛毯"

“你们”是主语,or 话题?即便说是“话题”,逻辑语义算个啥?(“毛毯”的【所有(者)】?):

“蓝色的你没有货吗?”

类似的,“蓝色的” 逻辑语义是“货”的【所有】吗?

但上句与下句还不同:

“你没有蓝色的货吗"

后者是全称否定:在你所有的货品中,你缺少蓝色的(子集)。前者是:在这种(你知我知)货品中,你缺少蓝色的款式。

看样子,句首的所谓话题,对于结构语义解析中的 scope 解读,有说法。话题呢,就是先画个圈圈,后面的 argument structure 里面的 args 跳不出这个圈圈。

回到“"你们多少钱一条毛毯”,也有说是省略了谓词:

“你们多少钱一条毛毯卖的?"
“你们多少钱一条毛毯买的?”

前者是 卖家,“毛毯” 的曾经所有者。后者是 买家,“毛毯”的新所有者。默认是卖家,因为这个应该是交易之前的询问。

白:
表“运载”类的动词,介于“给予”类和“取得”类之间:“你们多少钱一斤搬的?”当中,“你们”既可以是出钱的,也可以是干活的。所以,概括来说话题就是“后面一坨当中的未饱和坑”。如果未饱和坑多于一个,其中满足相谐性条件的也多于一个,满足对某些小类的动词可以有倾向性标配,对另外一些小类的动词无倾向性标配。不光领属可以,领属的领属也可以:“王冕昨天父亲腰扭伤了”,“我昨天拉了三趟煤。” 可能我是运输工人、运输老板或者运输客户。或者我自力更生自运自用。

所以,话题是一个纯形式的角色,它对应的逻辑角色是不确定的,完全取决于后面一坨空出来的坑的逻辑属性。如果空出来的坑也是不确定的,那就必然产生歧义。

【Parsing 标签】

1 词类:V = Verb; N = Noun; A = Adjective; RB = Adverb;
DT = Determiner; UH = Interjection; punc = punctuation;

2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VG = Verb Group; NG = Noun Group; NE = Named Entity; DE = Data Entity;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3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S = Subject;M = Modifier; R = Adverbial;
(veryR = Intensifier-Adverbial); NX = Next; CN = Conjoin;
sCL = Subject Clause;oCL = Object Clause; mCL = Modifier/Relative Clause;
Z = Functional; X = Optional Function

 

 

【相关】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李白102: 标题就是个大NP,痛点在谓词结构的安放】

白:
“中国证监会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政处罚案例综述”

李:

解析起来有几个 catches:

1. “案例” 和 “综述” 以及二者的组合“案例综述”,都是那个“另类”名词,它们不是前面的动词的宾语,而是要求一个动词性的前修饰语,逻辑语义是【内容】或【同位】。上面的 parse 不幸中了套。

2. “编造”/“传播” 与 “信息” 的动宾搭配:成为 VP

3. 所谓【修饰语的组合爆炸挑战】:这是一个很长的标题类NP,麻烦的是里面还有两个动词性的结构(“编造、传播......“,”行政处罚")。

4. 两个动词结构的关系:VP(负面)【原因状语 ?】+ “行政处罚”

白:
“行政处罚”和与之固定搭配的行政处罚主体,有统计显著性。

李:
5. 居首的”中国证监会“到底是整个 NP 的修饰语,还是 VP 的主语?换句话说,这个动词性结构在做修饰语之前,左边界是不清的,到底是 VP 还是 CL(子句)做修饰语?

白:
这个跟“这本书出版日期”一样。

李:
最大的问题是: VP(负面)+ “行政处罚”,这种个性关系的总结,实现起来感觉心里不踏实。

白:
但是:NP(有权主体)+VP(负面)+“行政处罚”又不相同。

李:
如果再考虑前面的 NP,那就更稀疏了。

即便一切都处理妥当,预备各就各位了,这种案例的诡异在于头重脚轻:“VP+行政处罚” 这个头 应该是 “案例综述” 这个脚的同位修饰语。头重脚轻在汉语的修饰语通常都是用“的”来平衡的,不用“的”修饰语又超长就很游离来(outlier),模型起来极易弄巧成拙。

得,动宾搭配又跑了。弄巧成拙和按下葫芦起了瓢这种事儿 主要说的就是这种 outlier 案例的过度迁就(类似于学习系统的overfitting)。

打住,到此为止。要抑制钻牛角的好奇心。

白:
此标题的文章作者已经撤回。被我指出歧义觉得不妥了。

 

【Parsing 标签】

1 词类:V = Verb; N = Noun; A = Adjective; RB = Adverb;
DT = Determiner; UH = Interjection; punc = punctuation;

2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VG = Verb Group; NG = Noun Group; NE = Named Entity; DE = Data Entity;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3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S = Subject;M = Modifier; R = Adverbial;
(veryR = Intensifier-Adverbial); NX = Next; CN = Conjoin;
sCL = Subject Clause;oCL = Object Clause; mCL = Modifier/Relative Clause;
Z = Functional; X = Optional Function

 

 

【相关】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从博鳌机器同传“一带一路”的翻译笑话说起】

这是网上这两天广泛热议和流传的AI笑话(博鳌AI同传遭热议):

昨天还在想,这“一带一路”的翻译笑话是怎么回事儿呢?这类高频新术语、成语是机器的大拿,不就是一个词典记忆嘛。

今天看新智元的采访(博鳌AI同传遭热议!腾讯翻译君负责人李学朝、讯飞胡郁有话说),原来,这次的笑话不是出在成语上,而是出在成语的“泛化”能力上。“成语泛化”的捕捉和翻译,这一点目前还是短板。

对于中译英,“一带一路”的翻译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是近年来习大大新时代新政的最流行的新术语,家喻户晓,没有人去泛化它。机器翻译自然不会错,主流怎么翻译,机器就会怎么翻译,不会更好,也绝不会更差。

可是这个中国的术语到了英语世界,并不是所有受众都记得住准确的说法了。结果,“标准” 的流行译法 “one belt one road”,被有些老外记错了,成了“one road one belt” or "the road and belt" 等。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外没有政治学习时间也无须应对时事政治考核,能记得一个大概就不错了。

虽然说法不同了,次序有变,但两个关健词 road 和 belt 都在,这种成语“泛化”对于人译不构成挑战,因为老外的记忆偏差和“泛化”的路数,与译员的心理认知是一致的,所以人工传译遇到这类绝不会有问题。可是,以大数据驱动的机器翻译这次傻了,真地就“神经”了,这些泛化的变式大多是口语中的稀疏数据,无法回译成汉语的“一带一路”,笑话就出来了。

提高MT的“成语泛化”能力,是当今的一个痛点,但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寻。将来也会成为一个突破点的。只是目前一般系统和研究还顾不上去对付它。以前我提过一个成语泛化的典型案例应该具有启示作用的:“1234应犹在,只是56改”。

早期机器翻译广为流传的类似笑话也是拿成语说事(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传被翻译成了“威士忌没有问题,但肉却腐烂了”),因为一般人认为成语的理解最难,因此也必然是机器的挑战。这是完全外行的思路。成语的本质是记忆,凡记忆电脑是大拿,人脑是豆腐。

NLP 最早的实践是机器翻译,在电脑的神秘光环下,被认为是 模拟或挑战 人类智能活动的机器翻译自然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其中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机器翻译笑话,为媒体误导之最:
说的是有记者测试机器翻译系统,想到用这么一个出自圣经的成语: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
翻译成俄语后再翻译回英语就是:
The whiskey is alright, but the meat is rotten(威士忌没有问题,但肉却腐烂了)
这大概是媒体上流传最广的笑话了。很多年来,这个经典笑话不断被添油加醋地重复着,成为NLP的标准笑柄。然而,自然语言技术中没有比成语更加简单的问题了。成语是NLP难点的误解全然是外行人的臆测,这种臆测由于两个因素使得很多不求甚解的人轻信了。其一是NLP系统的成语词典不够全面的时候造成的类似上述的“笑话”,似乎暴露了机器的愚蠢,殊不知这样的“错误”是系统最容易 debug 的:补全词典即可。因为成语 by definition 是可列举的(listable),补全成语的办法可以用人工,也可以从语料库中自动习得,无论何种方式,都是 tractable 的任务。语言学告诉我们,成语的特点在于其不具有语义的可分解性(no/little semantic compositianlity),必须作为整体来记忆(存贮),这就决定了它的非开放性(可列举)。其二是对于机器“理解”(实际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误解,以为人理解有困难的部分也必然是机器理解的难点,殊不知两种“理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很多成语背后有历史故事,需要历史知识才可以真正理解其含义,而机器是没有背景知识的,由此便断言,成语是NLP的瓶颈。
事实是,对于 NLP,可以说,识别了就是理解了,而识别可枚举的表达法不过是记忆而已,说到底是存储量的问题。可是确实有人天真到以为由冷冰冰的无机材料制作的“电脑”真地具有人脑那样的自主理解 能力/机制。 

关于新时代“一带一路”的合适译法,我曾经从语言学构词法角度也论过:

“一带一路”,官方翻译是: one belt one road。

不得其解,昨天才搞明白是中国倡导 由中国带头 沿着古丝绸之路 开发新的经济贸易开发区 一方面帮助消化过剩的产能 一方面带动区域经济 实现共赢 让区域内国家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火车头效益 从而树立中国崛起的和平领军形象。

感觉还有更多也许更好的选项 反正是成语 反正光字面形式 谁也搞不清真意 总是需要伴随进一步解释 不如就译成:

一带一路 ===》 one Z one P (pronounced as:one zee one “pee”)

怎么样,这个翻译简直堪比经典翻译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见)和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人山人海)了。认真说,Zone 比 Belt 好得多。

One zone one path.
One zone one road.
New zone old road.
New Silk Road Zone.

感觉都不如 one Z one P 顺口。

from 【语言学随笔:从缩略语看汉字的优越性】

 

【相关】

博鳌AI同传遭热议!腾讯翻译君负责人李学朝、讯飞胡郁有话说

NLP 历史上最大的媒体误导:成语难倒了电脑

立委随笔:成语从来不是问题

【语言学随笔:从缩略语看汉字的优越性】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一日一析系列》

【立委按】汇集的《一日一析》,乃是日常遭遇的中文有趣文句,作为中文自动解析(deep parsing)的“压力”测试。兴之所至,对暗含的解构机巧,或点入讲解,或借题发挥。不求完整,但求启迪。谈资之余,或可管中窥豹,集腋成裘也。

 

【一日一析:“爱情这种事……”】

【一日一parsing:“举报毒品违法 犯罪活动有奖”】

【一日一parsing:修饰语的组合爆炸挑战】

【一日一parsing:parser 貌似发疯了】

【一日一parsing:汉语单音节动词的语义分析很难缠】

【一日一parsing:”钱是没有问题”】

【一日一parsing:从“见面”的subcat谈起】

【一日一parsing:#自然语言理解太难了# 吗?】

【一日一parsing:休眠唤醒的好例子】

【一日一parsing:NLP应用可以对parsing有所包容】

【一日一parsing:degraded text and robust parsing】

【一日一parsing,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一日一parsing:中秋節談月亮和花錢】

【一日一析:“爱情这种事......”】

【一日一parsing:“爱情这种事......”】

爱情这种事 太极端 要么一生 要么陌生

精辟啊。不过,概率上很不对等,还是擦肩而过形如陌路的居多。一辈子见过多少人,一生的只有一个。

所谓缘分,就是n年修得同船渡,m年修得共枕眠: m > n > 10.

老友说:失恋也不是喝江小白的理由啊

 

【Parsing 标签】

1 词类:V = Verb; N = Noun; A = Adjective; RB = Adverb;
DT = Determiner; UH = Interjection; punc = punctuation;

2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VG = Verb Group; NG = Noun Group; NE = Named Entity; DE = Data Entity;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3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S = Subject;M = Modifier; R = Adverbial;
(veryR = Intensifier-Adverbial); NX = Next; CN = Conjoin;
sCL = Subject Clause;oCL = Object Clause; mCL = Modifier/Relative Clause;
Z = Functional; X = Optional Function

 

 

【相关】

《朝华午拾:与白衣天使擦肩而过》

《音乐心情:落雨的时节,失恋者的歌》

《一日一析系列》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

 

 

【没有破灭的神话只会越来越神,看中本聪有感】

中本聪,比特币之父,神人也,神话也。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他的传奇,不嫌其长,极为刺激,值得推荐:《成为中本聪(上)》;《成为中本聪(下)》。

看中本聪,想起20多年前中文论坛草创期的一个骨灰级传奇人物图雅(涂鸦)。早年百家争鸣,他以网文的幽默老道,红极一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后人间蒸发逾20年,各种回忆,各种景仰,各种怀念,各种猜测,各种托知己。

据说这是当年鸦(图雅)与女网友瓶儿的亲密合影,恰到好处的模糊和暧昧:

瓶儿自然也是造神运动的推手(和涂鸦擦肩而过),情真念切。

结果三四年前,他决定回归,网上露了一面,在方舟子网站发了几篇文章。一个美丽的神话就此破灭。吃瓜网民闹腾一阵子后,发现神人不神,未免有些落寞,议论归于静寂。他本来也许是抱着重回江湖的某种心理,但时过境迁,他的独特性不再。似乎自己知趣,复又隐于江湖,忘于江湖。

但这次短暂复出,比起中本聪那次用区块链密钥试图验明正身,更像个败笔。好处也有,对于少数铁心粉丝,他的露面至少解除了怕他遭遇不测的忧心。但对于大众却是湮灭了一个神话(复出前有传他看破红尘,得道南美森林;有说他华尔街大发,成了怪癖的亿万富翁;也有说他隐匿江湖,正在撰写现代版《红楼梦》)。人的德性就是,无论时间、空间,永远远香近亵。已然造就了神话,为慈悲计,还是不要走向神坛,给普罗一个念想的空间。小20年都耐住了,人老了反而耐不住了。江湖已经不是彼时的江湖,在网络时代,20年太久。人不能二次涉水同一条河,昔日荣光非时间隧道不得复现。

这是2014年的事儿,我科学网博客有记:

第二个惊天新闻,新一代的网人可能完全不知所云,但对于中文互联网第一代网人,却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大事件。中文网先驱者,网络作家第一人,传奇人物图雅,在人间蒸发20多年后,终于出山了!图雅的传奇,研究中文网历史的人可以找到很多的资料和回忆。他以他的实力,在稳居网文大家第一把交椅的巅峰时期,突然退出,引起的震撼和好奇,经久不衰。算起来,他如今也中年已过,业已退休或即将退休了,不知道触发了哪根神经,居然真地重现江湖了。

图雅欲返人间的新闻最早是他当年的老网友小方放的风,大约在半年前。选择小方倒也很合情理,一来当年的网友才俊,在社会媒体生活中屹立不倒的,小方几乎是唯一的一位了。再有就是,小方虽然为人苛严,自恃甚高,除了鲁迅达尔文这些先哲,活人能入他法眼的几乎没有,但图雅是少有的一个例外,小方对图雅推崇备至而由衷。图雅下凡,借力小方,当属最佳渠道,小方也有面子。可是自从小方发布这个消息后,很多当年的鸦迷(图雅也自称鸦)翘首相望,迄今不见动静,几乎开始怀疑小方是否在造乌龙。现在想来,鸦本人大概也一直在犹豫斟酌怎样的出山之作为佳吧。

终于,图雅给鸦迷和网友的见面礼最近刊发在最近一期的《新语丝:图雅 - 唐诗的心境》。我们当年都是鸦迷,此篇一出,先赌为快。文自然是好文,文字也无可挑剔,可也许是期望太大太久,总不免有些失望。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重出江湖的作品?欠了点劲儿。人老了,就啰嗦。风格上最大的改变是,变得老夫子了,失去了文字的活泼和俏皮。也是快退休或已退休的人了,失去年轻人的俏皮,倒也在预料之中。这是自己给自己抛砖引玉,拭目以待。最好网上能掀起一股热议,也许更加 激发他。不过,时过境迁,这篇又太淡远雅致了一些,怕是难引起太大的网坛震动。

from 《中文社会媒体的惊天要闻二则

 

【相关】

图雅作品集 - 新语丝

方舟子:怀图雅(代序)

瓶儿:和涂鸦擦肩而过

《朝华午拾》总目录

【一日一parsing:“举报毒品违法 犯罪活动有奖”】

什么?

词类:V = Verb; N = Noun; punc = punctuation;
短语:VP = Verb Phrase; AP = Adjective Phrase; NP = Noun Phrase;
Pred = Predicate; CL = Clause;
句法:H = Head; O = Object; M = Modifier; S = Subject; SubjS = Subject Clause

都是“回车”惹的祸:

正常句子没有回车,没有逗号,空格也不会有,那就对了:

谁说标点符号可有可无,对于 parsing 无关紧要?如果是口语就是,谁说停顿语气对于语言理解不重要?

 

【相关】

【语义计算:李白对话录系列】

《朝华午拾》总目录